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企业报道  2014-01-28 10:10:34 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理论日益走红。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理论引入我国后,经过许多企业的消化吸收、嫁接培育,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收获和进步。但就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还停留在表面上,真正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还是凤毛麟角。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真谛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企业陷入了一些误区。为此,在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误区之一:企业文化一抓就灵,包治百病

  有的单位领导逢会必谈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作用捧到神乎其神的地步,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只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典型“文化至上论”的突出表现。事实上,企业文化只不过是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文化不是也不可能是“灵丹妙药”,能够发挥“包治百病”的作用。因此,任何夸大企业文化作用的认识都是错误和片面的。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众多管理理论的支撑。企业文化不能代替科学决策和人力资源开发,不能代替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不能代替财务审计和市场营销。总之,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虽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代替一切。恰恰相反,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各个领域具体管理理论的支持。只有发挥综合优势,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误区之二: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

  由于受到形式主义和赶时髦、跟形势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单位不是把功夫下在潜心研究、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上,不是脚踏实地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通过实践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而是把传统的做法和现存的东西,通过改头换面,充作企业文化。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一招鲜,吃遍天”。今天介绍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拿出的是这一套,明天介绍企业文化经验拿出的也是这一套,后天介绍学习型组织经验拿出的还是这一套。同样的做法和事例,换一个角度就成了企业文化的做法和经验。这种观念暴露了一些单位急功近利、实功虚做、肤浅浮躁、自欺欺人的通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敌。

  误区之三: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形象包装

  这是相当一部分单位搞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他们认为,定位于形象塑造,既工作具体,又容易见效,便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轰轰烈烈的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一度成为上述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从理论上说,企业文化确实是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方面的工作抓手,形象塑造也完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把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于形象塑造上,把企业形象建设仅仅看作是视觉上、外观上的东西,就陷入了误区。形象是内质的表现,是队伍素质的外化,单单依靠广告效应是得不到持久形象力的。企业最大的形象是员工队伍形象,这种形象或以直接的方式表现,或者物化为产品和服务方式体现。总之,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的整体形象就难以树立起来。

  误区之四:企业文化是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

  在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大多数企业搞企业文化建设,都认为是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我认为,政工干部的介入有其优势,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普及和企业理念提炼阶段,可以有效发挥政工人员在宣传鼓动、文字概括方面的特长。但仅仅依靠企业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力量,很难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层推进到管理领域和制度层面,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是相当多企业抓企业文化建设得不到明显效果的症结所在。因为一个企业的理念力离开了管理力和行动力的支撑,是不可能转化为精神动力的,也是难以发挥企业文化力整体效应的。向管理领域和制度层面深化,这是新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突破口。

  误区之五: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个人文化

  企业经营群体在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的意义上,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的文化,因为没有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没有企业家的身体力行,没有企业家的积极推进,一个企业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的事。在国外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建设企业文化就是把企业家个人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理念。可见,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把企业家的作用绝对化,看不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共同理想和行为规范,突出的是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力量,看不到一个人构不成企业文化、一个团队才有文化可言就会走向片面。因此要重视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没有他们的参与,没有他们的认同,企业文化是难以建成的。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建立起独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坚持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提高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用新的文化理念对企业进行再造。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