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GMP考验保健食品企业

企业报道  2014-01-27 12:08:17 阅读:

  此前发生的“天天素清脂胶囊致死”等事件,明显暴露出保健品生产行业之混乱。保健食品本应具有保健功能,且不说科技含量有多高,最起码不能吃死人,这是基本的道理。

  关于规范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两部法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实施。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家药监局要介入保健品管理,在保健品生产行业引入了GMP认证制度。

  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保健食品企业、共7000多个品牌,但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不到2000种,其中还有四分之一是冒牌货。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就是我国现有的4000余家保健食品企业,其中有不少是靠所谓“祖传秘方”支撑下来的作坊式企业。业内专家同时也表示,国内真正具有实力的保健食品企业不到100家。经过此番法规规范以及市场竞争以后,真正存活下来的难以达到2000家。

  据了解,中国不少保健品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专业生产车间,产品都是在一些食品厂委托加工的,其卫生条件无法保证。尤其是企业要想降低成本,可以不顾中间过程如何操作。至于添加剂、原材料之间相克的问题更是无人把关。这样就给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此次引入的GMP认证则要求企业必须有专门的车间生产,达不到条件的企业将被强制停产。但GMP也是双刃剑,同时会带来一些问题。有专家认为,GMP将迫使企业在生产规模上加大投入,但企业生产的大量产品究竟能否被市场所消化,则需要有关部门仔细斟酌。据有关数字显示,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400亿元,仅占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说明目前我国的保健品市场消化能力还很低。因而现阶段,GMP认证可能会导致保健资产大量闲置,至少有三成企业难过其关。一些企业已萌生了退出保健品市场的念头,转而开发限定很少的营养品市场。

  目前,保健食品企业中有1200多家公开使用直销模式,直销立法将七成的保健食品企业拒之门外,诸多不具竞争力的小企业面临着要么被并购、要么就此淘汰,要么转行的局面。这对保健品市场、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对企业来说则是挑战与机遇。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