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工商企业是“发动机”

企业报道  2014-01-24 09:56:41 阅读:

  由商务部和云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工商界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把工商企业形象地比喻为次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推动次区域贸易与投资发展的重要力量。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积极倡导下,次区域六国(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携手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特别是2002年11月第一次GMS领导人会议之后,次区域各国本着平等协商、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加强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连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等5个战略方向。在亚行的大力支持下,六国不断深化合作,在交通、能源、电讯、贸易、投资、旅游、农业、环境、人力资源开发9个优先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国的市场将更为开放、跨境贸易投资将更为便捷、经贸关系将更为紧密。

  安民说,在次区域合作机制所创造的良好环境下,各国工商界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次区域各个领域的合作,为次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尽心竭力。正是由于有各国工商界的积极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许多企业自身也从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安民希望与会的工商界代表充分把握此次会议的契机,结合各自的贸易投资实践,开展深入务实的讨论,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帮助政府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战略,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内容。

  安民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次区域合作,十分关注次区域各国的共同发展,积极支持工商界在次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商务部作为贸易投资领域的主管部门,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动次区域贸易投资合作,并采取五项具体措施:一是通过政策支持、信息提供和权益保护等工作,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到次区域国家投资办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扩大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进口。三是继续提供援外合作资金,支持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能力建设活动。四是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工作,为各国工商界创造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五是通过广交会、昆交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会展平台,为各国工商界提供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