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的长沙已将发展的触角伸向国门之外。日前,记者从长沙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获悉,长沙已有33家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办厂,在偌大的“世界工厂”中,长沙已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生产车间。
这几年来,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长沙不仅请来了一批“重量级”的投资者,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力量,同时,一批精明的长沙人也通过“走出去”开始在世界各地捕捉商机,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世界市场。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缅甸天然优质的制笔原材料,果断投资182万美元,成立了缅甸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杂交水稻的品牌影响力,远赴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设立杂交水稻开发基地;创智软件、中联重科等高科技企业也纷纷在海外设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长沙走出国门发展的企业涉及机械制造、农业开发、医疗医药、软件生产、服装设计、酒店管理等10多个行业,海外投资的长沙人既在美国、英国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也在越南、埃及等亚非发展中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走出国门办厂的企业中,有一批企业虽在本土市场举步维艰,却在国外市场打拼出一片新天地。长沙电表厂原是长沙困难企业,其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难有发展空间,但在孟加拉等地成为抢手货。该厂大胆出击,走出国门成立湘孟仪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这家困难企业因此找到了一条重生之路;湖南开关厂通过在缅甸设立大兴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为该厂生产的高低压开关找到了一条新的畅销渠道。企业走出国门,也带动了一大批长沙人走向世界市场,如今,在这30多家企业中,至少有8000名长沙人成为所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用国际水准来管理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回长沙后成为企业的骨干。
为鼓励更多的长沙企业走出国门,长沙今年简化了境外加工贸易项目申报审批程序,越来越多的长沙企业将搭上“国际快车”获得新的发展。目前,长沙又有8家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已申报至商务部,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之中。不久后,更多的长沙企业将挺进国际市场。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