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水产业向质量效益绿色环保转型

企业报道  2014-01-23 09:50:40 阅读:

  日前包括美国、芬兰、中国在内的6位国际专家,就正在实施的通威水产科技园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后得出结论:科技园是一个集特色渔业、节水节地渔业、环保渔业、知识渔业和观光渔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渔业样板。它将科研、开发、推广、示范与普及水产科技知识集于一体,形成了水产业从研发到产销一条龙式完整的产业链,这对增强通威股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通威水产科技园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水产科技园共分为八大功能区:即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与鱼、菜、花卉共生净水系统;鱼粪基田工程与生物技术生物制品研发中心;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中心;优良水产品品种选育、繁殖与规范基地;中国淡水鱼博物馆;观赏水族研究中心;水产培训中心和观光休闲渔业及运动健身区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水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中国的水产业必须迅速完成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和绿色环保型”的转变,可以说这是一场以观念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革命。通威水产科技园是一家完全由企业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水产科研中心,园中多数项目都是国家重点鼓励和开发项目。其中标志着21世纪水产养殖方向的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不仅有高度节水、节地、节饲料和高产、高效的特点,而且产品更是绿色食品,且配套设计了以蔬菜、花卉植物为载体的生产净水系统,使其达到废水零排放式的环保要求;良种和示范养殖基地不仅向农民提供品质纯正的水产苗种,同时还接受养殖户培训,提供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全程服务。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水产品深加工不仅可局部解决养殖户“卖鱼难”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鱼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帮助农民增收。

  目前,通威水产科技园一期工程在鱼类基因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通威作为国内惟一一家企业承担的国家水利部“948”项目“鱼类基因工程研究关键技术”已经成功通过验收。4年以来,通威与美国奥本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先后进行了大口鲶、建鲤、彩鲫等5种鱼类的基因品种培育工作,已培养出4种鱼类基因工程新品种,基因的导入率为38%—45%,通威借此建立了国内先进的鱼类基因工程研究实验室,同时为鱼类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与人才储备,并以此构建与培育国内淡水鱼养殖新品种,从而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