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对流通业问题历来是有偏见的,我们认为流通业是小门小店的行业,现在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今天流通业在世界500强里面占了50位,甚至一些更大企业也都是来自流通领域。我们特别注意流通业发展是和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结合在一起,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使流通业大规模变成了可能,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腾飞不可能有现在的流通业,同时也使消费者消费趋同,使这些流通业的企业能够迅速做大,能够发展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已经实现了流通业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去年中国的社会商品流通总额达到5万3千亿。所以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一批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老百姓现在除了GDP的增长带来更多的收益之外,老百姓的消费行为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过去老百姓愿意去农贸市场买东西,愿意去街头小店买东西,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多转向大型的、标准的,特别是连锁经营的店铺。为什么会是这样?老百姓越来越关心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关心售后的服务,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对于这种大型零售商,出了问题,你是有人可以找,对于街头上的小摊小贩,出了问题你是根本没有办法找到的。
所以中国在今后会有一个巨大的零售业发展的机会。我在1993年曾经做过两个预测,一个是到2000年中国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的流通企业。第二个是到2010年中国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的零售企业。
我相信中国零售业在今后五年、十年必然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究竟我们对它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我们希望在这个舞台上,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有一些什么样企业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提供可信赖的商品。两年前我们听到一个非常可怕的预计,来自世界著名咨询公司耐卡希预测中国加入WTO几年以后,外资会进入中国零售业的60%,坦率地说,这样一个数字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认识和觉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流通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是一个大行业,它可以做得很大。除了它本身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之外,更重要它可以对工业产生控制和作用。
我曾经在美国的《商业周刊》读到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面讲到对于美国一些非常著名的企业,前十位的销售商占到消费总额的80%,这样一个消费品提供商完全被大的零售所所控制。控制工业之后,就可以更多推出自有品牌,就可以更多来左右你整个国家国民经济,中国的经济格局不应该垄断在外资手里,我们应该看到风险。
当然我们作为零售业经营者应该从自己的角度下工夫,下力度来提高自己的水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绝不要简单的认为零售业可有可无,零售业不是特别重要,这是一个已经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