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作为支柱产业,矿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95%的能量和80%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也与矿产资源密切有关。目前我国年采掘矿石量达40多亿吨,矿石采掘量和主要矿产品总量均居世界第三位。1999年全国矿产采选业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5%,矿业产值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
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现有的178座矿业城市中,资源衰竭型城市就有18座,约占全国矿业城市的十分之一。这些矿业城市的转型直接涉及到矿业就业人口700多万人,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朱训指出,矿业城市的兴衰关系国家建设大局,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作为矿业城市之一的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现又因煤炭枯竭而面临萎缩的城市。它具有100多年采煤历史,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煤炭能源基地,55年来生产煤炭5.6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煤炭地质储量只有6.9亿吨,2001年被国务院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阜新转型的重要标志在于阜新矿业集团是否实现了经济转型。梁金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矿区经济转型,就是由以煤业为主导的产业转为非煤产业占主导的产业,就是跳出“以煤为纲”的发展思路,把经济转型与发展非煤产业放在战略地位。
实施战略转移“非煤”经济脱颖而出
梁金发认为,阜新矿区经济转型,要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业转型问题,二是企业转轨变型问题。前者解决企业发展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后者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以体制创新带动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在运作矿区经济转型时,阜矿集团把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打造新型矿区经济这个战略命题,并把打造新型矿区经济定格为第二次创业,把全面建设小康矿区定格为第二次创业的目标,组织动员全体员工,走出了一条具有阜新矿区特色的转型之路。
阜新矿业集团公司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阜新矿区的实际,在矿区经济转型战略部署的安排方面,制定了经济转型的“1+X”企业套餐。“1”为煤炭主业,“X”为煤炭主业的替代产业。经过反复的探索,把“1+X”企业套餐定为“一稳、四转”的经济转型模式。
一稳即稳定煤业。阜新矿区经济转型首先必须要解决生存问题。集团公司刚组建时,非煤经济薄弱,要支撑矿区经济尚需时间。而煤炭尚有可采储量3.23亿吨,煤业的稳定为矿区的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
一转,即产业转型。就是在稳定煤业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煤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在非煤经济的产业定位上,主要突出对矿区现有的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条关系打造循环经济,以发展非煤产业。通过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及其对共生和伴生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全力打造非煤经济的8个产业链条。如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链,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到2007年,非煤产业的收入要达到20亿元以上,与煤业经济各占半壁江山。到2010年非煤收入达到36亿元以上,占据主导地位。
二转,即煤业转移。就是利用集团公司煤业设备、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开发外埠煤田。作为历史悠久的矿区,阜新矿区具有很强的采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如把关闭破产和转移开发相结合、把经济转型和谋求矿区发展相结合,就可大大减少沉淀成本、破产成本和新区开发成本。如利用即将破产的海州矿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劳动力等优势,对内蒙古白音华煤田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实现阜矿在转移中谋求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在进行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一座年产3000万吨的露天煤矿,装机容量240万kw的电厂及其他相关产业,阜新矿区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将重新大有用武之地。
三转,即职工转业。就是采取多种措施,把职工大学、职工中专、安培中心、医专、技工学校作为培训基地,组织全部教育资源,对破产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进行创业活动。现已规划每年培训3000人,开设采煤、掘进、化工、企业管理等30多个专业。
四转,即体制转制。就是对现有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进行改革,特别是对非煤产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机制。其中,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通过合资合作、引资入股,出售转让部分产权、破产重组、承包、租赁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变革,以达到改变经营机制、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目的。如阜新矿业集团公司计划用阜新圣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阜新矿务局十二厂)的一个分厂与国内某企业合资成立新的股份公司。圣诺公司是阜矿集团科技含量最高的非煤企业,是中国民用爆破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股份公司成立后,将为阜新新增产值3000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壮大接替产业
阜新矿区煤炭资源虽然衰竭,但煤炭的共生及伴生资源依然很丰富。因此,阜新矿业集团在规划非煤产业发展方向时,把对煤炭的深加工及共生和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开发作为产业定位,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可大大减少转型成本。
梁金发介绍,阜新矿区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储量达116.06亿m3以上,可采储量34.8亿m3,吨煤瓦斯含量为12m3/吨。阜矿集团为了充分利用能源,成立了煤层气公司,并于2001年9月建成了年供气能力4700万m3的瓦斯抽放工程。向市氟化学总厂、市煤气厂供气,装有8台发电机组的瓦斯发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总投资2.6亿元的三期工程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804万元。此项目可减少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对大气的污染,造福人类,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煤层气开发属废气利用、环保工程,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减少交通运输和城市环境污染将发挥重要作用。
阜新矿区经过55年的开采,有大量的煤矸石,除占用良田外,还易造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阜新煤矸石电厂装有3台6000kw发电机组,发电能力1.8万kw,是我国自行设计安装的热电联产企业,二期投产后装机容量达4.2万kw。每年可“吃掉”煤矸石60万吨,是灾害治理综合利用企业,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同时,采用多元投资方式建设一座年产标砖5000万块的粉煤灰烧结砖厂,灰渣用作制砖和生产水泥。构建了煤矸石——发电——制砖/生产水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辽宁金山电厂合资兴办的54万kw煤矸石发电项目每年将消耗煤矸石260万吨,成为阜新矿业集团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