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自行车行业出口下滑 贸易壁垒制约行业发展

企业报道  2014-01-20 08:24:33 阅读: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通过深圳口岸出口的自行车为499.9万辆,共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8.3%和3.6%。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上半年深圳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自行车309.3万辆,同比减少11%,占出口总量的61.9%;加工贸易出口值达1.2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75%。同期一般贸易出口183.6万辆、4571.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23个出口目的地国家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是中国自行车行业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量分别为155.9万辆、74.8万辆和75.8万辆,分别站出口总量的31.2%、15%和15.2%。其中,山地车、越野车和其他未列名自行车合计出口445.1完辆,占出口总量的89%,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为36.1美元/辆、21.6美元/辆和41.1美元/辆,涨幅达2.7%,9.5%和10.9%。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波兰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在高达30.6%的反倾销关税保护下,我国自行车行业在欧洲市场受到进一步的挤压,我国自行车行业出口出现了严峻的下滑势态,有数据显示,5月深圳口岸对欧盟新加入的10国出口自行车仅5.2万辆、6月更是下降至2.5万辆,比今年1-4月月均出口量12.1万辆分别大幅减少57%和79.3%,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而作为我国自行车主要出口地之一的日本,每年自行车进口量的90%左右来自中国。日本自行车协会继2001年以质量原因限制中国自行车进口后,去年又决定自今年9月起实施更加严格的涉及人身安全和意外保险的BAA认证。这一政策的使中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增加近20%的出口成本。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对日出口自行车仅9.8万辆,大幅减少52.1%,此次政策调整后预计会继续减少。技术壁垒已经成为阻碍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

  深圳作为全国自行车生产的重要基地,出口成本上升导致出口价格上扬削弱本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深圳口岸出口的自行车多以贴牌生产为主,多为加工贸易出口,没有自有品牌,缺乏自主的创新能力,增值程度较高的产品如折叠自行车、铝合金车等生产和出口仍然较少,在国际市场只能以低价进行竞争,在今年生产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成本上涨后,企业只能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出口因而受到影响。缺乏品牌效应、科技含量低已成为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软肋。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中国自行车行业生产企业在积极参与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改变行业现状的发展之本。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