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带来我们所有人的成功。我希望花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观察到的、我们在成长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此外,就是我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些挑战,从而争取下一个成长的高峰。我有三点意见提供给大家参考:第一个是改变,改变是永远存在的;第二个是改革以及转型,这是一个永远的旅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旅程中,领导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企业只有不停地创新和转型才能从今日的成功达到明日的辉煌。在这个基础之上,转型跟创新不能停止,因为竞争对手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当然我们是用“转型”这个词,有的人用“改变”一词。
转型是企业成长不可避免的历程。我认为企业转型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战略管理。就是说有没有方法来制定管理方向;第二,你需不需要把公司变成一个有市场导向的公司;第三,商业驱动,领导做的决策是根据商务标准,还是别的;第四,找到自己专注的那些领域;第五,营运跟技术怎么样配合,怎么把效率不断提高;第六,市场跟产品怎么样创新;第七,人才怎么样专业化;第八,怎么样把企业的战略伙伴、策略联盟建立起来;第九,建立一个环境和体系,不断创造价值给企业的股东。
接下来,要是打算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的话,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考虑:战略、组织、流程和技术。
我个人有机会参与IBM的转型,有几个经验:第一是不要太着急来做组织,我认为第一件事情是要花时间找到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第二是不要忽略流程。流程是很抽象的,但是如果不愿意花时间去修改流程,是没办法成功的。很多人花时间去建设组织,但组织方面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形”,也就是说我们把正确的事交给正确的人来做,组织才是有效率的。
IBM历史上有8个CEO,经历了4次重大的转型。第一个是建立IBM公司的小沃森,他做了第一个转型。因为我们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做计算机的,最初的IBM是做有关度量的公司;第二个转型是小沃森的儿子,他在40年前推出了一个产品,叫360。如果没有360,就没有今天IBM的辉煌。今天我们的文化还是360的文化;第三个转型由后来的CEO郭士纳带来,他是惟一一个从外面进入IBM的CEO,他把IBM从谷底带了出来,并达到领导的地位,他写的书——《大象可以跳舞》,这是他的希望,让整个公司变得强大;而第四次转型是由现任CEO彭明盛推动的,IBM推出了电子商务,提出随需应变。叙述以上的历史,我要说明的是,一个企业的CEO在任内往往需要确定一个转型的方向,让这个企业往前走,这正是一把手要做的事情。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