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三公司:峥嵘岁月铸就圣地精魂

企业报道  2014-01-17 11:59:36 阅读:

 □ 峥嵘岁月,壮志如山,延安圣地飘扬跃动的铁建红旗,为他们注入了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 栉风沐雨,苦乐自知,永不言败的豪情,铸就了他们满腔赤诚的不朽精魂……

——记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15标项目部

  记者 江舢 张娟娟 通讯员 李妮 陶辉亮

施工中的南河特大桥。

  冬日的延安,冷风如刀,扫过了沟壑纵横的黄土山川!

  2013年12月7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延安市延川县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15标项目部时,许多建设者们还住在一顶顶军绿色的帐篷里,而此时延安地区的夜间最低温度已经是零下10多度。

  因为2013年7月的一场洪灾,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15标项目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建设者们不得不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

  尽管天寒地冻,建设者们仍在坚守;

  尽管已经快半年没能领到一分钱的工资,他们仍在奋战……

  面对灾难,他们不屈不挠

  一年的时间里,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项目的建设者们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2012年12月28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的建设者们来到了延安延川这片神圣的土地。在这里,他们需 要承担延安至延川高速公路15标段全长6.36公里的施工任务,主要包括路基工程、隧道工程和桥梁工程,这条高速公路对于完善陕西省公路网络结构,尤其是 对于增强延安市、延川县和延长县的交通运输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项目经理王怀茂(前左)向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党延兵(前右)介绍工部技术方案论证。

  2013年7月,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的建设者基本完成了开局工作,正准备掀起一场大干高潮之时,一场洪水却让建设者们满腔的赤诚顿时化作了一脸的惆怅!

  “以前在电视上见过泥石流,在现实中却没遭遇过,但是在这里我们却领略到了持续的特大暴雨夹杂着洪峰下来时的感受:来的时候轰隆隆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旁边的河堤也在漫水,随时有可能坍塌。”忆及当时,项目经理王怀茂至今心有余悸。

  据记者了解,当时延安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天气。从7月1日8时至26日8时期间,延安市发生了自 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且间隔时间最短的持续强降雨,而延川县就是重灾区,最高降雨量达到了607毫米,是常年全年降水 量的一倍以上。延川地区特有的黄土丘陵地貌,更是让这场暴雨带来的地质灾害变得凶猛异常,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在延安地区肆虐,项目部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中铁二十三局三公司延延高速15标的建设者们体现出 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为了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项目部迅速组织了以党员干部为主力的抢险队伍,在安排其他施工人员撤离的同时,大力协助地 方政府帮助撤离群众。他们利用原先修筑的便道便桥,出动了大量大型机械设备,帮助转运村民,抢救物资。

  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王洪安指着一处破败的房屋对记者说:“当时水面已经到这里了,把我们都吓懵了,两个看守炸药库的工作人员半夜撤离到这里,不敢走,我通过电话指挥,才让他们爬到旁边老百姓聚集的山腰上去。”记者看到,这里高出山沟底部至少10米以上。

  “当时雨小了一些,但有的地方还是过不去,我们计划用装载机把人硬托过去,车辆损毁了不要紧,关键是保住生命!”王洪安说,“我跟王(怀茂)总说了,他立即就同意了,结果也不错,转运过去不少村民和员工。”

  然而,随着雨势的变化,仍然有许多来不及撤离的群众。项目部又为他们搭设帐篷,拿出原本就十分紧张的饮用水和食物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在得知有两名群众被泥石流冲走之后,项目部立即派出抢险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四处搜索,鱼水情深可见一斑。

  面对梁家河与张家湾的险情,项目部职工更是毅然投身到了最为危险的抗洪抢险中去。当梁家河堤防告急的时候,项目部花费了数十万资金并投入了大量机械设备,协助地方政府对河堤进行加固,保卫地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次洪水,也给项目部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项目部驻地被洪水围困冲刷,许多办公设施被冲毁;施工便道近乎全 毁;已经建好的路基被山体滑坡掩埋,数十万方的淤泥需要清理并须重新填埋路基;构件厂、预制梁场被暴雨冲刷得七零八落;钢筋便桥被洪水冲垮,十多吨重的工 字钢结构被冲出300多米远……开工以来的艰苦奋战成果,可以说是毁之殆尽。

  “我带着技术员张瑞林和孙润友进去,泥石流把地表上的沟坎全都冲平了,拿着钢筋木棍探路摸索前进,有的地方淤泥 甚至有1米多深,穿着胶鞋走,身子往前一倾,后脚却抬不起来,被黏住了!”项目部副经理王健告诉记者,他还看见旁边的鱼塘被泥石流全部填平了,而这个鱼塘 的容水量是4万多方!

  除了经济损失,项目工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013年上半年本来就是开局,到了六月份才把进度推上来,一场雨又给浇回去了!”项目经理王怀茂感叹地说,“今年真正投入施工生产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了!”

  记者了解到,尽管项目部投保了工程保险,但理赔工作进展却极为不顺,让项目部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艰难 境地。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建设,项目部甚至停发了本部职工的工资。但令人敬佩不已的是,即便如此,项目部依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机械设备以及人力,为当地百姓 清理道路、挖筑排水沟、加固桥梁,协助当地村民群众重建家园。

  王洪安感动地说:“我们的干部职工,真的是尽心尽职,无怨无悔。面对这样的困局,从来没有一个人抱怨过,放弃过!”

  灾难固然痛苦,但铁建人的斗志却更为坚强,这场暴雨,或许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波澜,却不能撼动他们心中的壮志!坚定信心,勇往直前,铁建人不屈的脊梁,仍旧将他们推向使命的前方……

  珍爱生命,他们一丝不苟

  经历了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考验,项目部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针对项目所处环境以及工程特征,作为项目经理的王怀茂身体力行地挑起了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他通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为项目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多线长、结构物多、黄土隧道建设风险大,是延延高速15标最为显著的特点。为了严防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 击、机械伤害及坍塌“五大类伤害”,项目部特别加强了对“四口”、“五临边”等事故多发处的防护。龙门架的安装拆除、作业过程中的高空防护,在结构、设备 吊装时严防坠落。针对曹家园则南河纵向桥及路基高边坡作业,存在高空作业意外伤亡等安全隐患的情况,项目部还统一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加强保 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严防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伤害。

高边坡施工。

  重点管控固然可以与事故高发环节“针锋相对”,制度建设才是安全生产真正的“防火墙!”项目部意识到,只有将安 全生产的理念贯彻到作业层,将制度真正落实下去,才能从源头上掐灭风险的种子。为此,项目部要求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安质人员都要根据施工组织 设计的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书,由施工员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接手交底的人,听过交底后,在交底书上签字,确保了交底程序规范。除此之外,项 目部还特别加强了对操作工人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考核,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非特殊工种人员操作的培训和考评,并将教育考评记录存档。

  隧道施工历来是风险聚集的领域,在延延高速也不例外。“记得当时打孔进去,就有气体往外冒,意识到风险,我们立 即就把工人撤离了,再扔了只鸡进去,不到10分钟就死了!”安质部长张宝和说。为了确保隧道通风,项目部加强了对隧道的超前检测,先后购买了多台通风机和 瓦斯检测仪,每隔半小时就检测一次。

  项目部还将视频监控系统引入项目,特别建立了视频监控设施和人员进出洞识别系统。据项目部安全监察长董晓峰介绍,项目部专门投入近50万元建设这个系统,可以很好地观看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人员情况。

  针对火工用品,项目部极为重视,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盘点计划。物资部副部长杨建告诉记者,项目部从运输过程中就开始对火工品进行管控,严格出入库,月底对施工队使用情况进行核实,还经常进行现场盘点,确保用量清晰,使用规范。

  在项目部一丝不苟地管控下,截至目前,项目部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项目建设安全形势全面平稳可控!

  承载梦想,他们精益求精

  延延高速不仅承载着延安地区经济腾飞的梦想,同时也承载着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在陕西基建市场进一步发展 滚动的长远展望。对此,项目经理王怀茂的态度十分坚定:“我们一定要将延延高速建设成为一面彰显企业品牌与实力的旗帜,为企业进一步开发西北市场打下坚实 基础!”

因2013年7月遭受延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洗礼,时值12月7日,项目部许多建设者们仍然冒着夜间零下10多度的严寒住在窑洞外的帐篷里。

  王怀茂告诉记者,仅仅在“五化”建设上,项目部的投入就不下500万元!“其中在文明施工标示标牌上,我们就花了近100万元!”。

  所谓“五化”是指交通部提出的“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 细化”的五项要求。按照陕西省交通厅“五化”要求,项目部通过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和建设,规范工程施工建设行为和管理行为,打造统一、规范的施工体 系,以高起点、高要求、高规范来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对建设过程、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的有效控制。

  在延延高速15标,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也成为了项目部过程控制尤其是质量控制的“神兵利器”!

  走进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项目部的预制构件厂和预制梁场,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各种制成的构件整齐排列如同列队的士兵;梁场上,技术工人站在操作仪器前,认真地观测着屏幕上的数据,不时地操作着键盘,输入数据。

  据项目经理王怀茂介绍,项目部在桥梁梁体的预制中,采用了全新的智能张拉设备和智能压浆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更能保障施工质量。

  “箱梁预制,过去都是人工张拉,费时费工,张拉强度还不容易控制。现在我们采用智能张拉设备,只要准确输入参数,机器就可以按照要求一拉到位!”安质部长张宝和说。

  据他介绍,在箱梁压浆过程中,项目部也采用了智能压浆设备,只要压力达标了,机器就能自动分析停止,既能减少人员投入,增加工效,也能让质量控制更加精准。

  如何应对软土路基的沉降难题,也是项目部的一大挑战:“我们标段内有长达2.5公里的软基,一般会采用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桥型结构和碾压片石四种方式来处理。”项目经理王怀茂介绍说,“但是这些处理方式都必须将软基处理掉之后才可以正常填土填方!”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项目部开展了大量科技攻关工作并全新引入了气泡混合轻质混凝土路基技术。这种混凝土自重很 低,但强度却很高,不仅能有效防止路基沉降过大的情况,还可以节约大量投资,是延延高速公路管理处在全线唯一指定的新型科技项目。目前,项目部已经完成了 330米试验段一半的施工任务,成效明显,有望获得更大范围的推广。

位于深山沟壑中的水泥拌合站和制梁场。

  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固然让项目部“利器在手”,但却不能就此妄言成败。深厚的管理“内力”,才是项目部信心百倍的关键!

  在物资源头,项目部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用于工程施工当中,对新进场的原材料要先验收质量保证书和外观质量,然后按验标要求频率进行抽检,并加大砂石料的抽检频率,用试验数据指导生产,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针对桥梁结构物的混凝土施工和钢筋施工等重点环节,项目部加强了拌合机操作人员、捣固人员和焊工的岗前培训,并对其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对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了桥梁结构物的“坚不可摧”。

  为了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管,在以项目经理王怀茂、项目书记王洪安和项目总工柏明等人为首的项目领导班子的大 力主导下,项目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现场安全质量工作大检查,以专项检查为主,针对性强,着重对隐患整改的复查和监管。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学习,项目部负责技术、安质、试验、测量等人员在总工的带领下晚上统一学习,不仅保证了项目的安全质量,也锻炼了技术干部,提高了工人的 作业技能,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背负使命,他们殚精竭虑

  尽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遭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但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延延高速项目部的干部职工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时刻牢记为企业创效的责任与使命,尽可能地科学管理、厉行节约,始终将“成本”和“效益”作为项目管理的主旋律。

  然而,摆在项目部面前的形势却很严峻!

  “投标的时候,在业主投标控制价的基础上,我们投标价格据估算还要降低10来个百分点,在价格方面已经压缩得很低了。”项目部计划部部长李博告诉记者,“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稍有不慎就可能严重亏损!”

2013年7月,延安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图为水毁涵洞被冲毁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王怀茂率领下的延延高速15标项目部,又能向企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如何开源节流,是必须执行的使命,也是一场卓绝的挑战!

  作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及其所属三公司的责任成本管理试点单位,项目部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制订了严谨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成本意识和创效氛围。

  算好账、管好钱,分清责任是成本管理的最根本之处。对此,项目部根据中国铁建股份公司责任成本管理要求,及时进 行账务归集核算。作为成本核算中心,协调工程部、物资部和计划部各部门,及时收集工程完工计量统计、验工计价和物资盘点、物资节超分析等资料,经与各部门 核算确认后,进行项目责任成本分析并写出报告。经过几期责任成本核算,项目部初步掌握到每阶段的经营情况,及时跟进了管理措施,调整了工作安排,责任成本 管理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的建设,涉及钢筋、水泥、地材等多种物资,而这些物资的使用,正是决定项目成本的重要方面。项目部在每月25日前都要根据施工进度情况,汇总各施工队上报所需材料计划,由计划部、工程部、物资部和总工审核无误后方能采购。

  “材料进多了,堆放在现场,本身就是一种成本,而且也容易产生浪费,所以我们制定了专门的物资管理办法,确保物 资采购与使用有序可控!”项目部物资部副部长杨健说。而项目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实现了以最优的产品质量、最低的采购成本,在满足施工生产物资需求 的同时,也极大地控制住了材料损耗。

  在创效工作上,项目部则专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王怀茂、项目书记王洪安为组长,总工程师柏明为副组长,工程、计划和物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二次创效领导小组,专门就隧道、路基、桥梁等不同领域开展二次创效工作。

  就拿后塬坪隧道出口来说,项目部通过与业主、向设计院的各方协商,先后实现了左线反压变更、支护形式变更、衬砌形式变更等多项变更,不仅使施工更加安全可控,也为项目增加了不少效益!

  项目部还发现,在路基的一些地段,如果采用原设计照图施工,不仅成本高,业主的投资也大,项目部通过与各方协 调,先后实施了利用隧道洞碴增加片石厚度、变碎石桩为水泥搅拌桩、变涵洞基地垫层灰土施工为碎石垫层等变更,不仅大大提高了路基段的施工质量,为项目改善 了施工条件,也减少了不小的成本投入,为业主节约了投资。

  历经苦难,他们依旧痴心不改

  古语曾言,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对于延延高速15标的建设者来说,项目所处的地质地貌,也确令建设者们伤透了脑筋!

  在别的项目,都是用卡车利用施工便道运送物资材料,但在延延高速15标,建设者们却不得不经常使用装载机一点一点地往隧道施工点运送物资。“施工便道坡度本来就大,一旦下雨或者下雪,过于泥泞湿滑,卡车根本上不去!”王怀茂无奈地说。

  而在山沟中的工点,项目建设依然非常艰难,由于场地狭小,便道窄,建设者们根本无法进行并行施工,因为工程设备要互相干扰。“比如说桥梁的桩基,在别的地方都可以很多桩挨着一起施工,我们却只能一个接着一个挨着来”王怀茂说,“根本不具备同时展开施工的条件!”

五化管理学习。

  征地拆迁难这一行业共相,在延延高速15标依然大量存在。张家湾的一处殡仪馆,项目部请到了业主、交通局等多家 单位予以协调,花了足足3个月时间才得以解决;张家湾隧道的拆迁工作就花去了十个月时间,直到10月28号才正式进洞;而另一处屠宰场,过去足足一年了, 拆迁工作依然举步维艰。

  故而说,工期压力一直是延延高速15标项目最大的压力和最大的难题——总投资近5亿元的项目,工期却只有短短24个月。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拆迁难等特殊情况,项目领导班子带领项目部广大干部职工,认 真学习贯彻公司“四会”精神,围绕项目部2013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积极发扬铁道兵敢打敢拼的“老虎团”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攻坚克难,抢占时 机,做到了建线建家跑步进场、征地拆迁协调先行、施工方案科学组织、物资设备提前准备、人员机具快速到位、人员队伍履约督促、边搞临建边施工,取得了施工 生产良好开局。2013年4月1日,项目部终于顺利浇筑完成了全线的第一根水下混凝土桩基,率先拉开了延延高速实体工程实质性施工的序幕。

  对于延延高速15标项目,各方领导都予以了极大的重视和殷切的关怀,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总经理吕文江、省交通运 输厅咨询公司总经理栾自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马宝林等人,都曾莅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在7月份的洪灾后,业主方、二十三局集团、二十三局三公司有关 领导也都多次予以项目支持与帮助。公司党委书记李治强更是亲率工作组现场督导,主动与业主沟通,与当地政府和百姓协调,为建设者加油鼓劲。面对洪灾过后的 困局,项目部广大干部职工没有气馁,他们迎难而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边重建,边突击”的攻坚战!

  进入8月份,项目部通过综合考虑,深入研究,整合调整现有资源,决定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集中优势抢抓施工 进度,迅速组织掀起“大干90天”劳动竞赛。在这场竞赛中,项目部细化任务,做好保障,严格制度,制订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各工点施工队、班 组的生产积极性。一时间,挖掘机、旋挖钻机、冲击钻遍地开花;隧道入口车流如织,爆破,衬砌等工作紧锣密鼓,呈现出热闹非凡的大干景象。

  “大干90天”首月,项目部就完成产值超过3000万,在当月末业主的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荣获业主奖励30万元。喜讯传来,项目部干部职工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打一场漂亮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

  10月26日,项目部再次迎来了突破性进展——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在克服了村民阻工阻路、资金不到位、材 料紧张等诸多难题之后,项目部成功地架设了曹家园则南河的首片箱梁,使这项重点控制工程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这次“大干90天”的劳动竞赛中,项目部更是 完成产值达1.1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建设的进程。

  到2013年底,项目部隧道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状态,桥梁方面也预制完成94片箱梁,架设完成20片,按照 计划,项目部预计将于2014年5月完成全部涵洞工程,7月完成所有桥梁梁板的架设……新年伊始,项目部干部职工收到了一份珍贵的贺礼:因在延延高速公路 公司十二月份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二十三局三公司延延高速项目部荣获业主奖励42.1万元。这是项目部继“大干90天”劳动竞赛活动开展首期获得业主奖金 30万元以来,再次获得业主重奖。一年来的艰辛付出和幸苦努力,再次获得了肯定,也为建设者们2013年的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无论风雨多么狂暴,无论路途多么艰辛,中国铁建建设者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不朽信念和不屈意志,总能让他们一次次征服征程上的一切险阻,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放眼望去,莽莽山川中,一条巨龙朝着圣地延安绵延而去,蓝天白云下,中国铁建的红旗直刺苍穹,与圣地延安的骄阳交相辉映。(来源:中国职工科技报 记者 江舢 张娟娟 通讯员 李妮 陶辉亮)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