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报道  2014-01-17 09:50:23 阅读:
核心提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我国融资体制正在改革之中,而制度的转换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体制创新之间的不对称。正是这一“错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亟待逾越的制度障碍

  从我国融资体系的现状看,制度障碍突出表现在:

  首先,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我国现有银行体系仍然为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所控制,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较高。即使有少量民间资本得以进入银行业,也因受到行政控制而无法真正按照市场准则运行。由于缺少民间资本这一极具活力和高度追求效益的竞争者参与,银行领域是难于开展充分竞争的,银行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也很难得到提高。鉴于正式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但是,因为这类融资活动基本上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况,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当普遍。同时市场发育程度很低,仅仅依靠血缘和地域关系而非社会信用关系进行操作,难以发展真正市场化的融资活动。

  其次,资本市场尚缺乏多种层次。市场的核心是交易,交易因商品、交易额、交易者、交易方式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因而市场需要多层化。资本市场作为经营资本的专门市场,面对差别很大的企业和对风险、收益持有不同心态的众多投资者,也应该具有多个层次。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至少包含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交易)、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等多个层次,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入市标准也逐层降低,在最低层的粉红单市场,企业原则上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上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才能保持较大的规模、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效率。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这一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起到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是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因为资本市场只有一个层次,被排斥的市场主体便无法为其他层次的市场吸纳,这不仅限制了资本市场的范围,而且由于不能使所有企业面对均等的融资机会,市场择优配置资源的机制必将扭曲。二是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三是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对于风险、收益性差异很大的证券,其上市交易规则、管理规则也应有所不同,而一个市场是很难同时执行两套或更多规则的。如果将差别很大的证券都纳入一个交易系统,不仅会带来监管困难,造成监管执行上的畸轻畸重,而且还会影响竞争的公正性,并因高风险证券的剧烈动荡而影响整个市场稳定,加大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再次,缺乏多种交易工具。相对充裕的社会资金只能面对极其有限的投资渠道,使得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严重阻塞,同时大量需要资金的企业也无法利用资本市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筹集资金。

  融资制度如何调整

  上述分析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原因则是制度障碍。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金融改革,调整和完善融资制度。

  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容易了解到地方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得以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降低服务价格,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另一方面,鉴于国有银行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地方性中小银行不宜继续采用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所有制模式,而应以民间资本构建的股份制为主。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应本着“明确标准、放松管制、细化监管、鼓励竞争”的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只要符合标准就准予设立,只要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就及时依法惩处,保证中小银行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公平竞争。从我国的现实出发,为了稳妥地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法。例如先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城市信用社,将之改造为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再逐步推开。

  需要说明的是,民营中小商业银行尽管具有很强的产权约束,但是由于银行业所具有的杠杆特点(以少量资本金运作大量资金),民营银行仍然存在着经营风险,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我国资本市场已推出的中小企业板正在为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供着越来越顺畅的渠道。市场入市资格和监管逐步严格,上市企业的素质也逐步提高。

  但由于中小企业板仍位于证券交易所的框架之内,很难摆脱现有证交所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限制。同时由于容量有限,上市成本也相当高昂,众多中小企业将难以进入该市场进行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需要其他渠道进行融资。

  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可以由原证券交易中心、现有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改造而成。鉴于过去区域性证券市场的教训,建设这一市场时要注意规范和强化监管。规范和监管的重点包括:股票上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规则;股票托管清算系统;市场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规则;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等。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从国外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通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比重一般要高于股权融资比重的数倍有时近10倍。与之成为对照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均存在着股票热、企业债券冷的特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利率尚未市场化,二是企业信用水平不高。对于前一个影响因素,由于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利率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日程表,因此可以说,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的外部条件正趋向成熟。对于企业信用问题,则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筑一个有效的信用征集、评价、发布系统并建立起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借以解决企业债券和票据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信用识别问题。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