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是什么?有人说是搏击风浪的大船,有人说是学习提高、发展进步的大学校,也有人说是全体员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大家庭。而一钢企业开发有限公司却被人们称之为“蓄水池”。
开发公司成立于1991年底,一直担负着安置一钢公司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职能,“治水”成了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于本身的“先天不足”以及多年来一直遵循“只蓄不流、只堵不疏”的管理思路,全靠一钢公司的让利生存,整个公司逐渐陷入亏损的泥潭。
2001年,一钢公司调整了开发公司领导班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开发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变化都倾注了开发公司当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建伟的智慧、勇气和心血。
一、堵漏、扩容同步,扩大和改善“蓄水”功能
针对“先天不足”的症状,吴建伟注重“后天调养”,开出“三个调整”的药方。2001年减亏338万元,2002年扭亏为盈,2003年利润超500万元。他撰写的关于营销策略实践研究的论文获上海市“企业改革和管理”论文一等奖。
开发公司要“蓄水”,最大的特点是人多,管理好是丰富的人力资源,管不好是巨大的祸害。2001年,吴建伟上任后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改变被动局面,首先必须做到堵漏和扩容同步,扩大和改善“蓄水”功能。因此,他开出了“经营资产调整、营销策略调整、管理结构调整”的药方。
经营资产的调整主攻“堵漏”,尽快解决不良资产和应收账款问题。吴建伟组织人员两次清理资产,逐项清理历史遗留问题。近3年来共清理应收账款6500万元。同时专门成立清欠科,采用上门催讨、结算转账、损益转账、“买一还一”、依靠法律支持等方法大力推进清欠工作,到2003年6月份,应收账款降低到300余万元,回笼资金1992万元。
营销策略的调整是为了“扩容”。吴建伟从实际出发,亲自制订了完整的营销战略,迅速建立了营销情报系统,理顺了经营机制,形成了“生产围绕市场转、经营围绕顾客转”的经营理念,有效地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他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上海一钢冶金开发总公司营销战略实践研究》获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与《上海企业》杂志“企业改革与管理”论文一等奖。
管理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理顺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吴建伟在班子的支持下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对业务进行归类,使每个单位都成为一个独立业务或相关业务的集合体。二是对一些亏损单位大胆进行撤并,先后关停了工艺落后、长期亏损的耐火材料厂和华联厂。三是根据发展战略建立新的业务单位,例如:为扩大一钢公司服务的范围,成立了工程技术、协力服务等分公司。四是对孙子公司进行清理,关闭了17家孙子公司或经营部。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增强了核心竞争能力,而且使单位管理层集中精力开拓市场,壮大各自的主体业务。
“三个调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发公司的“蓄水池”功能大大增强。2001年,剔除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与一钢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相比,减亏338.37万元;2002年,又剔除了744万元不良资产,做到扭亏为盈;2003年剔除耐材厂、华联厂等固定资产实物损失以及损益转账4356万元,年利润超500万元。
二、蓄水、分流并举,把“死水潭”变成“活水源”
吴建伟采用减员、推荐、安置、分流同步开展的方法,使“死水”变成“活水”,富余人员变成企业生力军。3年来,开发公司共接受2400余名一钢公司员工,自身减员945人,推荐再就业1502人次,安置518人,没有发生一起矛盾激化事件。
2000年底,开发公司只有员工2000余人。随着一钢公司不锈钢工程建设的推进,要求开发公司加大分流安置的力度。开发公司员工人数迅猛增加,至2003年底,员工总数达到4400人。为了稳定员工队伍,安置好富余人员,吴建伟提出减员、推荐、安置、分流同步开展的措施,使大批人员蓄得进、转得快、流得出,成为活水源。
为了分流安置好一钢公司的职工,开发公司把压力和困难留给自己,年年加大自身的减员分流再就业工作力度。每年吴建伟都是亲自挂帅,要求各级干部在减员操作过程中必须落实三个到位:思想疏导到位、关心帮助到位、计算待遇到位。3年来,开发公司共减员945人,没有发生一起矛盾激化事件。
吴建伟把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开发公司工会和下属的益江劳动服务公司先后开办了电脑初级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插花艺术、超市收银员等培训班,培训人员达到1654人。接收求职登记1278人,推荐面试1502人次,被用工单位录用761人。
为了更妥善地安置分流富余人员,吴建伟采取了思想疏导、挖坑种苗、转制分流三条措施: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使一钢分流出来的富余人员愉快地改签劳动合同(改与开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平稳地踏上新的工作岗位。“挖坑种苗”不仅在一钢公司竞争到400多个协力岗位,还在社会劳务市场争取到近百个保安、保洁岗位,3年共安置518名富余人员上岗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合作,为开发公司向外拓展,探索属地化、民营化改制,分流富余劳动力提供平台。2002年9月和11月,公司幼儿园属地化和印刷厂民营化改制取得成功。
三、把握发展良机,建造清泉涌流的大水库
吴建伟紧紧抓住一钢公司建设不锈钢精品基地的机遇,组织制订了开发公司5年发展规划,探索把“蓄水池”扩建成为大水库的创业之路。他和班子成员一起撰写的关于辅体的出路在于“做高做强”和他本人撰写的《关于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的两篇论文,分别获上海市2003年优秀管理成果三等奖和宝钢集团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
当前,一钢公司正在建设不锈钢精品基地,给开发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吴建伟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五年发展战略”课题组,制订出开发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开发公司五年发展规划以“服务、发展、做强”为主题,把一座“蓄水池”建成大水库。战略的中心思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整合公司的战略资源着手,特别是如何配置好丰富的人力资源,理顺机制,夯实基础,主要作了“三个调整”;第二步,2003年1月份,将开发公司改制成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使企业真正成为以股东利益为取向,能够不断自我加压的市场竞争主体;第三步,建设五个基地,即一钢公司的生活后勤保障基地、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基地、生产协力服务基地、不锈钢延伸产品加工基地、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基地。目前,五个基地中的三个基地已初具规模,正在花大力气筹建工业废弃处理基地和不锈钢延伸产品加工基地。这两个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开发公司拥有处理一钢公司所有工业废弃物的能力,而且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不锈钢系列制品。他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一起撰写的《主辅剥离后辅体的出路在于“做高做强”》的论文获上海市2003年优秀管理成果三等奖。
与此同时,吴建伟不遗余力地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建设,为的是营造一种清泉涌流的企业氛围,使广大员工能更好地发挥潜能。他主持制定了开发公司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绘制了公司徽,编写了开发公司志。他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他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强调培育健康的员工群体行为,营造团结向上、讲究文明的文化氛围。企业创新建设的不断深入促使广大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市场观、经营观、价值观,意气风发地投入到第二次创业中去。他撰写的《浅论企业文化创新建设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作用》被宝钢集团收入“创新论坛文集”。
四、殚精竭虑治水,做一名创新图强的带头人
吴建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上对得起一钢公司,下对得起广大员工”为行动准则,一心一意为开发公司谋发展,被广大员工誉为“有思路、有创新、有胆识、有感情”的好带头人,已两次被评为宝钢集团优秀党员,还被所在选区的选民推选为宝山区人民代表。
在3年的工作历程中,吴建伟一心一意为开发公司谋发展,殚精竭虑管理好“蓄水池”,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集体”。吴建伟对他爱人说的三句话就反映了他的优秀品德和优良作风。
调到开发公司,吴建伟就对爱人说:“我的工作会更忙,以后家里全靠你了。”吴建伟每天在单位工作近十个小时,几乎没有节假日。有时候甚至几天几夜在公司里。今年一钢公司与嘉定嘉良轧钢厂劳务合同期满后,一钢的175名劳务人员需要分流安置,他与党委书记两天两夜在嘉良轧钢厂分批召开座谈会,与员工谈心,直到175名员工人人与开发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重新上岗工作为止。3年里,他没有关心过女儿的学业,连妻子生病住院都没有陪上一天。2003年5月份,正是“非典”肆虐的时期,吴建伟的爱人高烧持续不退,被诊断为急性肺炎,一个人在医院里输液治疗整整一个星期。吴建伟也仅仅是在事后对妻子说声“对不起”。吴建伟的母亲因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而这时,吴建伟总是对妻子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还是你去医院陪护吧。”有时候,妻子因为过分劳累说两句气话,吴建伟则和颜悦色地说,“我要上对得起一钢公司,下对得起广大员工,就有些对不起家人了。”吴建伟的妻子说,“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他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不允许亲属以他的名义或者利用他的权力谋利益,不允许亲属包括妻子女儿用公车。”
吴建伟已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仍然勤奋学习。他能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文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吴建伟不为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每天从零开始”。他对自己这样要求,对下属也是这样要求。吴建伟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谦虚谨慎、集思广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吴建伟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振兴开发公司,关心员工的疾苦。刚到开发公司的第一年,他就帮助工会完善与社会救助相配套的互助保障体系;建立推进再就业工作网络。每逢节假日,吴建伟总是带队访问困难职工家庭。职工患大病住院,他千方百计抽出时间探望。开发公司许多困难职工得到了他的关心和帮助。
3年来,吴建伟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员工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广大员工誉为“与时俱进有思路,开拓创新有成果,做高做强有胆识,关心员工有感情”的好带头人。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