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手机短信出人意料“走红”起,电信增值市场就进入了美好的春天。虽然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还只占运营商们现在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但是业界还是笃信电信增值业务是拯救电信产业的灵药。
电信增值市场面临瓶颈
的确,国内电信市场上,用户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开发余地越小,激烈的竞争更可能随时使现有用户流失。而增值业务可以对现有用户群上精耕细作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并能用新颖、有趣的应用吸引用户留在网内。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各方的目光,不论是运营商、设备提供商、SP,都在吹响“向增值业务领域进军”的号角。据统计,到近年,我国共颁发6000多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其中跨地区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近330张,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则有5910张。电信增值市场规模平稳上升,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加上日进斗金的SP和日益依赖增值业务的用户,一切都表明电信增值业务正在进入“黄金时代”。
但在繁荣、乐观的背后,业界关于增值业务面临发展瓶颈的忧虑也在增长。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何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短信之后长时间里没有杀手级应用浮出水面,这让电信增值市场的热闹显得格外脆弱。短信对中国的电信增值市场起到启蒙、培育作用,但随着用户对短信的新鲜感日渐淡去,加上短信对原有语音业务的冲击,现在的电信行业需要找到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重量级应用,以支撑用户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复杂的需求。”
语音增值业务后发先至
与移动上网、定位、JAVA等数据增值业务叫好不叫座相比,最近一段时间语音增值业务的崛起更令人瞩目。
数据增值业务新鲜、有趣,对年轻人具有吸引力,但对终端要求高,不菲的价格让年轻用户有心无力;申请、使用复杂又使众多消费能力成熟的用户不愿尝试。而语音增值业务对终端没有限制,普及率高,接入便捷、使用简单,更符合人们日常使用语音沟通的习惯,目标客户非常广泛。据预测,今后国内彩铃的月收入将超过1亿元人民币,中国80%以上的手机用户会申请并使用彩铃业务。
电信运营商以及众多SP正在将注意力由数据增值业务投向语音增值,发展语音增值业务,对语音价值重新开拓和提升,成为目前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内新的热点。
“新通讯”下的新机遇
电信增值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就会拥挤得没有立足之地。不同的参与者在同一市场下的不同层次开展异质竞争,不但可以各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更能将这一市场一起做大。
增值业务的兴起改变了电信行业,国内电信市场已由静态、技术为主的模式转向灵活应变、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式。增值业务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服务,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企业、用户群体提供专门的服务。而未来的网络将是基于IP技术的融合网络,数据、语音、多媒体互相融合,加上网络、技术平台和通信载体更加多样化,业务创新、组合更加方便。对用户来说,基础电信业务或者增值业务,语音增值业务或者数据增值业务,这些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哪种电信服务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新通讯”市场上,对参与者来说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优势,更要真正深入市场、贴近用户。正如在语音增值市场已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东进通迅技术所言,需要从通讯技术提供商转变为最有投资价值的业务方案提供商。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