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联合国“全球协议”领导人峰会在美国纽约召开。34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出席了会议。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彦宁率领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代表团,由中国石化有限公司总裁王基铭、宝山钢铁公司总裁谢企华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董玖丰等12名代表组成,中国企联副理事长陈英女士也随团前往。
“全球协议”及其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张以及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球化的进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重组,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各国的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南北差距、贫富悬殊、失业、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引起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和不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99年1月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的计划,并于近年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有70多个国家的1400家企业参加。
“全球协议”号召全世界的企业界领袖们积极参与,鼓励企业界和联合国机构、劳工和民间社会组织联合起来,支持人权、劳工标准以及环境和发展并提出了九项基本原则。
九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来源于《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以及关于环境和发展的《里约原则》,内容涉及三个方面:
人权方面:
1、企业应该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
2、绝不参与任何漠视与践踏人权的行为;
劳工标准方面:
3、企业应该维护结社自由,承认劳资集体谈判的权利;
4、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
5、消灭童工;
6、杜绝任何在用工与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
环境方面:
7、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
8、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
9、鼓励无害环境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全球协议”的目标是通过集体行动的力量,推动企业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从而使企业界参与应对全球化的各项挑战。在这方面,私营部门与其他社会行动合作者,可以帮助实现联合国秘书长的倡导,建立更加可持续、更多人参与的全球经济。
“全球协议”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企业要在其业务范围内使全球协议及其各项原则成为企业战略和业务的组成部分,推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二是企业可以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支持协议原则及联合国反贫困等各项目标的实现。“全球协议”办公室由4个联合国机构组成: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涉及的所有相关的社会行动者包括:政府——确立“全球协议”所依据的原则;企业——“全球协议”所寻求影响的对象,并促使其采取行动;劳工——全球化的实际进展依赖的主要力量;民间社会组织——代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联合国——世界上惟一真正的全球政治论坛、权威召集者和推动者。
“全球协议”的推行主要是通过各种企业社团和其他组织的自愿行动,广泛参与。通过社会对话、地区网络、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或组织切实遵守九项原则。
据副理事长陈英介绍,“全球协议”吸引了众多有力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全世界最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的参与构成全球最大的自愿参加的公司公民网络体系,使“全球协议”获得了强大的地区力量,其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体现在:
——参加“全球协议”的企业多于其它类似机构。“全球协议”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利益团体的松散网络的社会责任或者公司公民的组织。自联合国安南秘书长提出全球协议以来至2014年3月,参与“全球协议”的机构已从2000年的40家发展到了现在的70个国家,1400家企业的参与,他们均向安南秘书长递交了承诺信函,表示愿将全球协议的原则纳入本公司战略和业务组成部分;推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施;并且促进联合国反对贫困等各项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有34家企业(包括中国企联)也递交了承诺信函。而其它类似机构如“全球报告动议”(GRI)则有387个参加者,SA8000有353个参加者。
——有强大的地区网络。在许多国家,“全球协议”的地区网络为各地区和跨国公司附属公司参加“全球协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网络,他们起到帮助吸纳本地公司的关键作用,如阿根廷网络仅2014年就推动了200个企业加入。“全球协议”目前已建立了43个网络点,其中29个与联合国有日常性联系。网络主要由各国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地区办公室承担。
——合作扩大了“全球协议”的影响。“全球协议”加强了与许多企业组织、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将协助联合国把质量标准与“全球协议”原则结合;全球报告动议(GRI)将协助改善对申请参加的公司提交的报告;丹麦人权研究所将帮助建立全球协议人权原则实施工具;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与商学院合作在学院开设“全球协议”课程。
本次全球领导人峰会取得很大成功
据陈英介绍,此次“全球协议”峰会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首次主持召开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全球公司公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部长级官员、企业领导人、劳工和民间机构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近500人。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和美国副国务卿多布里·扬斯基也出席了会议。10个证券市场和20个主要的金融公司也首次参与进来,并表示要把社会、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作为投资决策原则。这些公司代表着6万亿美金的资产。
当今社会,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已使传统国家关系演变为全球互联的形态,企业也在不断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机构组成中都包含了全球化的概念。然而,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市场是无法长期存在下去的。在市场已经全球化的地方,如果缺乏全球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和社会也会陷入危险境地。要成为有责任的企业公民,公司领导人就要与全球其它企业、政府等合作伙伴共同抓住机遇,形成强大的纽带。而此次“全球协议”领导人峰会正是为全球各方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加强合作、促进全球市场持续发展的机会。出席会议的500名峰会领导人共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全球协议”深入发展并制定出新的共同行动计划。
据介绍,在此次峰会的日程中,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后致欢迎词和闭幕词。英国石油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南非国营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托莱尼·凯巴西、国际化学、能源、矿产和其他行业工会联合会秘书长弗瑞德·西格斯、国际乐施会秘书长捷芮米·霍伯斯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做“商业社会与根除贫困的关系”的主题演讲。与会代表还就如何使“全球协议”与其原则成为企业策略和经营的一部分、如何使个别的经验产生更大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合作行动以取得更大的影响、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使其成为各地优秀的商业实践模式等问题展开了全面、热烈的研讨,共同分享各自在“全球协议”、“全球协议”网络、在他们的组织中实施十项原则的成功经验和成果。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关注热点
这次会议、座谈和参观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各国也已成为热点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改进提高。政府、研究机构和各类组织都在对各类社会责任概念、定义、内容和标准进行讨论和研究,很多研究机构、政府主管部门还不断到企业调查。提倡社会责任的各类机构有各自的需求,他们都在利用这个潮流达到各自的目的。
联合国希望通过“全球协议”恢复声誉和威信,重建在世界的领导力。他们改变传统的只通过政府施加影响的做法,直接与企业对话。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积极行动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在消费者心里建立良好的声誉,在所有社会责任标准中,“全球协议”是最为企业接受的,另外能与联合国秘书长直接对话也很有意义。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责任兴起之前很少有国际、国内事务发言权,社会责任运动是他们参与国家和国际政治的最好机会。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会员企业认为在环境问题作努力比泛谈社会责任更有实际意义。认证公司则把社会责任认证作为新的市场机会。各种机构和组织积极参与到“全球协议”中,社会责任问题在各方的共同讨论中更为全面与透彻。
陈英副理事长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更是管理,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社会责任标准衡量用统计学的方法不是一个点,而是区间,很难用ISO质量认证的方法认证。所以对企业社会责任执行好与坏应该是评估而不是认证。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是进行国内外贸易所必需的,它代表着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的中国,很多企业对社会是负责任的,如在参会的中国企业中的中集集团,每年要投入将近1亿元人民币来改善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上海宝钢公司目前的废品回收率已经达到100%,循环经济的成效十分显著;中国石化每年投入到环保中的资金也十分可观。中国的企业通过参与“全球协议”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行动。
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重视。中国企联的代表团此行还与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休斯敦莱斯大学壳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召开会议,交流两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两个组织合作意向。双方代表热烈讨论了合作领域,如对森林保护和沙漠治理、减少木材消耗和提高利用塑胶、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以其他燃料代替焦炭、持续流动对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影响、水泥产业副产品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砖窑效率、报告制度、跨国公司及中国企业如何实施社会责任标准、对企业建立约束规则和惩罚制度等问题。
张彦宁常务副会长对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开展的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项目实施和为会员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以赞赏,他表示对双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愿与对方共同努力,建立中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当今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制定共同的或协同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步骤,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为扩大中外企业的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全球协议”
陈英副理事长说:“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加‘全球协议’。”她认为: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理念性、目标性的东西。企业社会责任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可以评估而不是认证。“全球协议”不同于其他标准之处就在于它突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需要努力、改进的全过程。
第二、“全球协议”是由联合国发起、参与的企业层次和级别都很高,是由众多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企业参与。所有参与的企业的行为就是一种标准,其中任何一个企业的经验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都是很多企业学习的一个目标。
第三、“全球协议”涵盖了完整的社会责任内容。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全世界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有400多种,但“全球协议”仅用十条原则就涵盖了所有内容,简单、易懂,并且采用了最适当的标准模式。
第四、“全球协议”的组织目标是大多数机构都能接受的。组织灵活,没有官僚化,没有政府干预,而且坚持企业“自由、自愿”参与的原则,这点十分重要。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到“自觉、自愿”的最高境界,而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