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冷观联想并购IBM PC业务

企业报道  2014-01-09 10:14:42 阅读:

  近年,关于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报道充斥各大媒体。对于中国的企业界而言,人们除了对这个被媒体称作“蛇吞象”的并购故事津津乐道以外,更加关注这起并购案会给那些还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打拼的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了解IBM公司的人都知道,很久以前,IBM是以卖大型主机起家的,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的推出了PC,所以很多人把IBM公司跟PC连在一起。但是,从1996年开始,IBM公司开始很用心的把自身品牌跟电子商务、On Demand连在一起,IBM希望成为一家可以“帮助企业去解决他们生产力方面问题”的公司。IBM在竞争白热化、利润摊薄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无心恋战,它要倾力争夺的是IT服务以及服务器等高技术含量、高利润和高附加值的领域。

  并购之前,联想在技术研发和高端业务领域难有作为。一是它很难也不愿承担技术研发的高成本与高风险;二是可以极力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竞争,舍短用长,更没必要去冒研发的风险。正是基于对自身优势的信心和对战略发展领域不得已的选择,联想有勇气完成这笔“蛇吞象”的交易,把在个人电脑销售方面的想像力发挥到极致。并购完成以后,IBM和联想的个人电脑总销量相加可以与戴尔、惠普鼎足而立。

  联想原来的战略是多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是:现在联想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都有一个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联想由此反思战线太长,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作战。与IBM的接触是联想在反思后作出的新思路下的新行动,即更加专注地将自己的长项发挥到极致。

  并购双方的战略思路区别很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趋于专注。IBM希望成为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公司,因此更专注于IT服务、服务器和软件业务。联想则开始专注于全球化的PC业务。而此时的许多国内企业正在走着联想和IBM已经放弃的多元化道路,海尔、新希望、波导等国内知名企业正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多元化之困。

  近日有媒体盛传国产手机大户波导欲收购西门子移动电话业务,虽然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谈判过程还没有完全披露,但是从日前柳传志和周炜焜向媒体透露的内情中可以看出,无论是IBM还是联想,对于此次并购谈判中的态度都是慎之又慎,并购的结果均符合双方的长远战略利益。在企业战略意义上解读此次并购案,对于那些欲步联想后尘的国内企业而言或许是大有裨益的。至少我们可以问一句,正在进行多元化摸索的波导,你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什么?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