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谁动了谁的奶酪?

企业报道  2014-01-09 08:56:05 阅读:

  速达以2万元低价ERP带来的冲击波、金蝶——瑞信事件、股东撤、投资谜团、金蝶裁员风波等传言三周以来让金蝶和速达同时卷入了一场舆论的旋涡。某媒体甚至用以下文字做了文章的引题:

  “‘用你的左眼猛击我右拳’。一位金蝶员工在某个即时通讯软件中的名字,反映出了她现时的心情:在众多负面新闻的压力下,愤恨而无奈。”而记者从侧面了解到,在双方论战的节骨眼儿,金蝶北京市场公关部经理周慧婕以出国为由从金蝶悄然辞职。

  无独有偶,一位速达PR部员工在MSN中的名字同样耐人寻味——“面对战斗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斗志昂扬的速达员工一如其董事局主席岑安滨所言:“我们就是一攻击性动物,渴望与对手在市场上正面交锋。”

  看后想笑。

  紧急新闻会上,岑安滨十分耐心地解释说,我们相信:惟有在价格战面前,客户得到实惠;在价格战面前,任何的花拳绣腿都是徒劳的,企业的实力最终显现,大浪淘沙、优胜劣汰……IDG公司退出金蝶、增持速达只能说是更看好中小企业市场的一个表现。

  事实上,中小企业市场的确在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据了解,速达的大股东之一是美国著名管理软件公司INTUIT,曾为股东创造了上千倍回报的投资奇迹,其通用软件Quickbooks在美国有600万家客户使用。而速达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专注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企业,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国的INTUIT。

  金蝶和速达能够从众多的管理软件企业中脱颖而出并先后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都是得益于外资资本的帮助。所以他们更深谙股东青睐的政治意义——当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宣传股东的增持情况,即使是从5%到6%这么可怜的微小增持。在股东面前他们都更像一个争宠的孩子。

  两家的“家长”都坐不住了。从采访中得知,速达不存在这样“变道”和“并线”带来的发展迷惑。这个过去低调得一直作“和用友、金蝶没有冲突,顶多有摩擦”这样表态的后来者,承认目前产品在某部分出现交叉。他们又想将ERP拉下“神坛”。“2万元Quick-ERP”将ERP价格一拉到底。据说E2价格只是K3的四分之一,这抢走了金蝶公司在江南的无数单子。而且,他们在珠三角的拼杀同样淘汰了一些弱势品牌,并且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用友入侵该区域。

  实事求是讲,管理软件市场形势绝不仅是速达这个斗牛士独自挑斗两头牛,用友、金蝶也在扮演斗牛士的角色,并且频频向速达抛红布。进入新一年,这二者纷纷加强中低端市场攻势,向已经占据国内中小企业管理软件零售市场80.1%份额的速达挑战。岑安滨说,速达5年苦心经营一、二、三级市场,甚至沿海发达乡镇都插了“速达绿”的旗帜,拥有1500家代理,其他企业即使能插足此地,给它的空间也难以转开身子,更不用说是施展了。

  中国管理软件竞争,本质上都是一个发展速度的竞争——只有选择正确路径,才能跑出更快的速度。2003年,3家上市公司均创造了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增长,速达取得34%同比增长成绩,比用友23.2%、金蝶24.1%高出10个左右百分点。而据估计,今年上半年,这个差距更将远远的拉大。正是速达的速度,使得三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事后,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如此评价,“我一直为这次事件中的金蝶捏着一把汗。金蝶公司有3500名员工,按每人每月1万元计算,每月的开支就要3500万元,而金蝶的现金储备是9000万元。如果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这个数字不够其撑3个月,而和金蝶现金储备差不多的速达软件员工只有300人,是金蝶的十分之一,和金蝶人数相当的用友公司现金储备是金蝶的10倍。”

  其实,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速达广告已暗示了这个企业及企业者的固执或者是清醒——专注中小企业,这是速达在所有场合的一致口号。

  从目前速达拥有巨大的客户基数看,“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速达敢于做搅局者是有底数的。两家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的相遇,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冲突。但也许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言,“这种竞争可以进一步明确管理软件公司的定位,让双方更注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