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莫为树政绩引“污”误民生

企业报道  2014-01-08 09:10:54 阅读:

  地方政府招商引“污”将被追究责任,群众投诉的环境问题两年内没有解决的,一律要挂牌督办。我们为南京市环保部门不久前出台的这一严格的治污方案叫好。

  曾几何时,招商引资成了一些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引资成果也成了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政绩考核的硬指标,是衡量干部能干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政绩,为了乌纱帽,一些官员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不遗余力招商引资。《半月谈》就曾曝光江苏省金湖县的做法,说是为发展经济,金湖县实行“一逼三创新”,即领导带头“逼”招商,要求各乡镇70%的干部参与招商,党政主要领导70%的精力放在招商,70%的经费用于招商,对招商引资半年一考核,凡完不成任务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就地免职,事业单位人员不予聘任,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扣发工资。金湖县还确立“招商若是零,一切等于零;项目若是零,一切等于零”的政绩观,凡是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推行“集体起立、抽掉板凳、重新组合、竞争上岗”。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金湖县个别领导冒死招商,置国家政策不顾,引进明令禁止的“五小”项目和污染项目,使金湖这个“鱼米之乡”几乎变成了“污染之乡”。他们的官是保住了一时半会儿,可老百姓却由此遭殃。

  这种为了政绩招商引“污”的事绝非偶然。不久前,新华社又披露一件事,这是一家对河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造成极大危害的铬盐厂,20年来虽多次遭到查处,并于去年5月被责令停产,但在未经任何环保审批的情况下,很快又以招商引资项目的名义大张旗鼓重新建设,而引进这一项目的竟然是堂堂青海省湟中县环保局局长。当媒体就此事采访湟中县环保工作者时,他们津津乐道地解释,一旦铬盐厂投产成功,将是县上投资最大的项目,能带来多少多少税收。

  看来,只对上级负责,不对自己的招商项目负责;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不对地方的百姓负责的政府官员还是大有人在。

  “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些为官者应重温这些教导。温家宝总理曾经说,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的是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真正的政绩应该是紧扣民心的,当人民利益与为官者的利益相冲突时,应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可喜的是,南京市环保部门开了个好头,将利剑直指引“污”者,那些心中没有人民的政客制造再多的政绩,官也难保。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