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新矿集团协庄煤矿在发展非煤产业的过程中,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重塑企业文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产业整合、树立协调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实现了员工与企业、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重塑企业文化树立协调发展的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是价值目标制定的前提,价值目标是导向仪,也是动力源。它既能使企业员工认识主攻方向,又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莫过于确立一种企业整体认同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要体现企业的特点,符合企业的性质认清企业的生产能力,避免脱离企业实际。
协庄矿原先的企业文化为“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务实求新,争创一流”,企业文化价值倡导积极进取和发展,并没有体现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为此,该矿对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塑造,建立了“111168”文化体系。即:一项使命、一个愿景、一种精神、一组誓言、六大主导理念、八个立企观。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协调发展
一是保障员工物质生活需求,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鼓励职工参政议政;三是积极开展“双基”建设,优化职工工作环境;四是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为培育企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格局,突出三大主业。根据矿区非煤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该矿立足长远发展,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和人力、物力,突出发展造纸、热电和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其它建筑、化工、纺织、运输、餐饮等产业全部由改制后形成的民营企业自主经营,从而构建起了非煤产业“百川、光明、天元”三足鼎立,“造纸、热电、机械”三业并举的非煤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三条循环产业链。该矿坚持立足煤、依靠煤、超越煤,彻底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式生产过程,让煤炭资源在三大产业间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循环往复,构建起了三条循环产业链,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煤—电—纸”产业链:通过煤矸石及次煤发电,产生的电能及蒸汽在满足煤炭生产建设的同时,用于发展造纸。造纸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带动光明热电公司改造升级,扩大规模,实现良性循环。
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三大绿色循环工业园区
开展技术创新,改革生产工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投资1000万元对电厂锅炉进行了脱硫改造;百川纸业对羊皮纸生产工艺进行了革新,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废水处理厂。通过突出三大主业,他们按照建设现代化公司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光明热电、百川纸业、天元机械三大绿色循环工业园区。
通过实施非煤产业的协调发展战略,该矿新增产值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7亿元。2004年该矿非煤产业完成产值7.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实现利润4300万元。产值和销售收入已超过煤炭主业,初步实现矿井产业接替的重任。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