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国公司以合法的手段到中国来投资、做事业,中国人历来是鼓掌欢迎的。因为有了外资的进入,我们本土企业和企业家的经济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共享人类的资源——人文的、文化的、艺术的、金融的。但是令人担心的也是资源被盗、被抢;盗的、抢的又是那么合情合理。
谁为我们的人才上保险?
笔者历来都对跨国公司的“本土人才论”存有戒心,“傻子”也决不会做无谓投资的。何况“狼”心里是有着那么强烈的征服世界经济的欲望,他们看待问题总是要比我们的眼光远上几倍。你急着要“海归”,他却在紧锣密鼓地撒网捞硕士,甚至是学士。在不知不觉中用一点点心来包装他们,给他们以人生的最大关怀和尊重,洗他们的脑。
诺基亚有个口号是极其中国的——“从娃娃抓起”。可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早些年,诺基亚是不怕消费者不选自己品牌的,因为市场的格局就是你必须选择它。现在的环境已大不相同了,10年后谁是真的英雄?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得“从娃娃抓起”。这些点子都是中国本土经理们奉献的。一时间,全国的22所高校都在响着一个声音“精英”。铺天盖地的媒体反应中,学生们的心声是:是诺基亚给了我们机会、给了我们金钱、给了我们更光明的未来。本事是我们自己的,机会是人家给的。
可是,聪明的不止诺基亚一家跨国公司。韩国、日本的企业都开始了抢人才。
韩国的老板更狠,在一个年度的奖学金发放时,几乎是公司的高层全部出动,震就震你个“地动山摇”。不仅给学生钱,还给学校、教授荣誉,并把学生们拉到五星级酒店享受“真心祝福”,一个学生说:我这辈子还没进过星级饭店,想都没想过。这次拿到了几万元的奖学金幸福极了,学习是本分,将来回报社会也是本分。去跨国公司工作是我的梦想。我们大部分获奖者家里都是在贫困线下的,没有条件,出不了国。拿到奖学金后,我们更能踏实专注学业,还有了到公司实习的机会等。谁的心还不被此“痒痒挠”。
其实,没什么想不开的,人都要为未来着想,企业更是。目前,跨国公司的共识是:谁先抢到了人才谁就可能先赢。抢,是动作。不是像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老板口号挂在嘴上的。不信你听听,哪个老板不是在大会小会上讲“人才是最重要的”,可真正的人才到了他们那里也很快跑掉。
在尊重人才的问题上,跨国公司的的认识是不含糊的——“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本地的人才。实际上是解决跨国公司在中国能否盈利的关键。制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必须通过有能力的人才来帮助实现。”这已是一个执行官不可松懈的功课。
诺基亚正是发挥了品牌的优势,在对待人才上将触角伸到了大学校园。虽说也要承担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风险,但他们清楚别无选择,所以义无反顾。这给中国的大学生们带来了什么?在今年的“诺基亚校园智勇双全群英会”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们对未来求业思想观念的变化——由感性变为理性。参加比赛的清华大学学生说:我们以前对诺基亚的了解更多的是品牌宣传,科技以人为本具体的内涵是什么不知道。
“群英会”活动让我们有了开始脚踏实地的思考自己未来的机会,为走向社会加紧做了准备。这个活动最吸引同学的是给了模拟的技能演练。通过演练,我们了解了诺基亚的文化,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公司的文化、如何在一个跨国公司跟每一个人沟通的技能。其实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但是学校目前的课程中并没有这些内容。
花这样的钱来给大学生机会,诺基亚肯定就是给自己的未来打包票——用很少的钱搞轰轰烈烈的赛事,在全中国22个高校洒下了无数真诚的种子。“不信你不来!”
这是真正的顺应社会的需求。
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淑红在清华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参加比赛的同学都是品学兼优的。过去学校都鼓励同学们争学科第一。我们提倡的是深厚的社会需求信息。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早一些懂得社会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全球化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免得他们走向生活后,很长时间不适应,浪费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
一个优秀的企业是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这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这次历时几个月的活动让大学生们了解了跨国公司深刻的人才观。只有给了他们了解的机会,他们才能思考是否接受这种文化。相互了解了,才能够创造出巨大的能量,实现双赢。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