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建筑行业冬歇期的到来,兖矿集团三十七处开展新一轮教育培训,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明年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提质积能。
“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再搞‘大杂烩、一刀切’,而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经营管理、生产建设等薄弱点,选择性开展专业人才培训,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该单位人资部门负责人说。
四季度初,该单位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冬歇期培训计划,要求各基层单位提出培训需求,企业人资、企管等职能部室统一协调,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不同对象、不同专业、人员不同能力等层次划分,一部分人员送到全国各大培训基地深造,一部分抽调到单位,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学习,同时利用“导师带徒”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培训。而在培训内容上,更关注安全生产、成本管理、工程技术等环节,及时关注国家一些新出台政策、行业法律法规以及在专业化、综合能力提升等考虑,有效匹配、打造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针对安全管理可操作性,他们加大在安全生产上培训力度。组织安全监理、群监员、协管员、青安岗等人员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施工规范、标准、规程等。同时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类,通过案例、演示等形式,围绕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等制约因素,增强安监人员开展工作的能力。围绕劳务队伍,加强了现场班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周活动,现场展出活动排版50余次,使一千多名劳务工人接受教育。
结合成本管理工作,他们制定了财会、税法、内控、造价、预结算等培训教材,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控制,注重量化和细节,目的一是增强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二是熟练操作具体业务流程,三是积极探索更好的成本管控方法。同时针对成本管理软件上线工作,指导基层人员使用和操作,确保成本管理的透明性、真实性、有效性。
理论结合实际,他们加强工程技术员技能培训,发放科学理论方面书籍,熟练施工方案制定、审批、实施运行程序。选择典型案例,对如何优化施工方案进行重点讲解,对如何正确处理安全、质量和工期之间的关系传授经验。同时通过工程性质和状态,结合生产实际应用技术,组织召开在如何更好运用工程技术以及编制科研成果研讨会,总结发布技术成果并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一方面内容比较丰富全面,另一方面比较有针对性,再就是结合性比较强,讲座、示范、现场面面俱到,不仅增长了专业能力,对于一些工作思路和流程,机关和基层有了更及时、规范的统一和传递。”该单位参加工程造价培训人员认为通过培训收获颇丰。(特约报道员:张帆)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