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软件实施如何不再“扯皮”

企业报道  2013-12-30 09:51:36 阅读:

  大型行业软件实施周期长,似乎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固有“规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听到最多的解释是,大型行业软件数据量大、系统规模庞大等这些惯用的字眼。据相关资料显示,造成这个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实施双方在软件实施过程中的意见、认识不统一。

  据一位软件企业的老总透露,2013年底他们参与的一个个电力行业项目实施时停停做做,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这算是好的!”他说,“目前用户与企业之间互相‘扯皮’的现象非常普遍;全国信息化项目中到底有多少‘半截子工程’,谁也计算不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软件厂商老总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在南方一家制造企业实施ERP的过程中,客户提出让他们承诺系统实施后,能帮他们完成多少任务。这位老总一时哭笑不得。他只得耐心地向客户解释,IT只是一种手段。至于如何完成既定计划,还得靠企业的发展策略,IT提供的是一种工具。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客户还是软件厂商都没有真正了解对方。软件厂商不明白客户最终要的是什么,而客户也并不清楚软件厂商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归根到底是双方的权责不明晰。有关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引入咨询方,将咨询方意见作为平衡实施双方需求的砝码。

  作为软件厂商很欢迎这种做法,这样权责明晰,更清楚了自己的责任,而客户也有了一个衡量实施的标准,作为实施方的很多软件厂商,对于这种做法都表示支持。

  一家电信运营商曾经在南方某地做过试点。他们在实施系统软件时,引入了咨询方的模式,但是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是,这些咨询方根本不了解通信行业的业务模式。

  “仅仅懂得IT的概念,不了解通信行业业务模式的咨询方很难打入这个行业。”一位通信行业人士一针见血地说。

  华盟堂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高勇认为,作为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拥有两方面的专长。一方面要了解用户企业所在经营领域的发展动向,有全面、客观地分析该行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能力,能够帮用户企业参照、借鉴同行业的其他模式,分析和设计制订相应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管理咨询公司要全面了解IT技术的发展趋势。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引入信息化咨询,可以保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产品供应商和咨询公司的多赢,最终促进软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