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多功能轿车将成车市新热点?

企业报道  2013-12-30 09:45:00 阅读:

  元旦将至,各汽车厂家纷纷开始祭出降价大旗,一场已经持续了3个月的价格大战,再次掀起高潮。在经历了持续2年的井喷式增长后,进入201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放慢了前进的步伐,任凭各路厂家纷纷降价“血拼”,车市依旧无法走出低谷。整个车市的持续低迷迫使所有人都在问:“中国的车市究竟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消费者捂紧了自己的钱包,坐壁观望汽车厂家间的殊死拼争?”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说得最多的还是消费者持币待购是由于车价还没有降到位,频繁的降价行为让消费者对车价失去信任,总是会担心刚买了几天又会降价。应该说,某种程度上汽车价格上的残酷竞争确实是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的原因,但消费者持币待购又不能完全被认为是等待新降价高潮的来临,毕竟目前很多车型的价格已经接近国际市场价格,上海大众生产的POLO甚至已经低于了国际市场价格。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供需出现供大于求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二是有效供给不足。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市场的需求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中国的汽车万人拥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未来20年内中国城镇人均年收入情况和中央政府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人均年收入与家用轿车保有量的关系、家用轿车在轿车总需求的比例及其变化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总的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而目前中国的家用轿车保有量只有489万量,因此中国的汽车消费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涵盖了从高档轿车、中高档轿车、中档轿车、中低档轿车、微型轿车、SUV到MPV等类别,各类厂家也不断推出各种新的车型来吸引消费者,但是仍有大量消费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车型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期待厂家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并生产出新的车型。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车市持续低迷更多地是由于现有的市场有效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中国的消费者这些实际需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车辆自身的关注加强,随着公众在交通安全意识方面的不断增强,尤其是新交通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消费者对于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消费者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对车辆技术上的特征和认知程度也有所提高,理性化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主导。同时,在车辆的使用环境上,目前拥挤的城市路面、紧张的停车位,使紧凑的车型正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政府和消费者对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重视,油耗低、注重环保的车型也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促使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一种能够满足消费者轿车般驾乘感受,同时又能够实现其“一举多得”功能需求的多功能轿车将会成为整个市场中的新宠。多功能轿车市场为众多厂商新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谁能够抢占先机进入这一市场,必然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