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Web2.0还是中国互联网最火的一个概念,但当时间来到近年,Web2.0在众多风险投资者的眼中却已是踉踉跄跄、魅力不再。
国庆期间,众多的Web2.0们开始为一则消息所震惊:有着娱乐互动与中国Web2.0门户之称、拿到4800万美元VC(风险投资)的千橡互动集团在即将实施海外IPO之际突然宣布裁掉150名员工,并迅速砍掉几个不赚钱的部门,以阻止更多的投资变成泡沫。一时间,关于Web2.0泡沫的言论获得了最佳的佐证。
当Web2.0和“泡沫”放在一起的时候,总让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那场互联网泡沫。同样的场景会不会再次发生在Web2.0身上?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中期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狭义IT、通讯/电信、能源环保、传统产业及半导体IC都是风险投资的热点投资领域。其中,狭义IT仍然是风险投资最热门的领域,投资于狭义IT行业的项目占总项目数的42.42%,金额占今年上半年风险投资金额的60.39%,其中互联网行业的风险投资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
IT依然在吸引着风险投资的注意,对于IT中近两年表现抢眼的Web2.0,VC的态度又如何呢?
“如果现在让我来决定投资,我肯定不会投资Web2.0。”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陈一舟表示。
去年,无数的Web2.0网站站到了讨伐Web1.0的行列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Web1.0阵营和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阵营。然而,当Web2.0 的“泡沫”被迅速放大的时候,由于缺乏核心而独特的盈利模式,Web2.0网站们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期望中的惊喜。
正如上述《报告》所描述的,被中国这个名字吸引而来的VC投资大军浪潮仍然在持续着。VC进入中国的早期,面对大量的创业者,VC还躲躲藏藏。当这股浪潮持续而来的时候,VC在中国市场就成为了买方市场。按前软银亚洲基金总经理黄晶生的说法:“从旧金山到北京的飞机上,随便哪一天,头等舱里都是风险投资家。”
据媒体披露,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对国内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海外VC的把控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也正是靠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周鸿祎往往以较低价格入股某家他看中的公司,然后再吸引其他VC参股进来,最早投资的奇虎以及后来投资的9991.com、51city都是如此。然后,周鸿祎会利用手里控制的3721旧版本、360so插件、奇虎流量联盟插件、武林榜流量统计系统等工具,给所投资的公司带来流量,吸引VC的参与。
“流量不是万能的,没有流量却是万万不能的。”周鸿祎表示,“引起VC的关注和出手,这本身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的体现。”
“中小网站制造虚假流量是一个普遍现象。”好耶广告网络搜索引擎营销总监陈悦庆表示,“它会欺骗到投资者。由于在互联网早期阶段,互联网实质上是一种眼球经济,流量也就成为作弊的必然。”
分析人士认为,当VC们已经开始怀疑网站在流量上作弊,虚假流量的反向作用力将使得Web2.0迅速进入泡沫期。要想遏制这一势头,惟一的选择就是停止天使投资与网站之间默契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停止流量作弊行为,否则,Web2.0泡沫的破灭将不可避免。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