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和谐社会从心做起

企业报道  2013-12-24 10:31:27 阅读:

  去年9月份,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曾对前来看望自己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讲“和谐”都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我长期思考一个问题,还应该有一种和谐叫人类的和谐。

  因为人跟人的和谐、人跟自然的和谐,人是主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立和谐社会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心做起。

  前年世界全球佛教论坛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论坛最后通过一个口号———“和谐社会从心做起”。和谐问题说的心理素质问题,就是心理要健康,应该有一颗宽容心、平常心,有一个非常平和的心态,同时温家宝总理讲,有一种和合的精神。什么意思呢?就是只有和合,才能坐在一起共同学习、研究问题,才能建立和谐的群体,没有什么能够打败它的。

  那么和合把这两个字拆开来讲,第一个“和”是讲大家和睦相处,就是和而不同,第二个“合”的意思就是两个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光是和睦相处,大家你好我好,还要真正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以“和合”二字拆开来讲是有不同的含义的,合起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们大家在一个团体里肯定别人是有一些毛病你看不惯的,而且你自己也有一些毛病别人也看不惯,就需要有一种包容心。大家在一个团体里面必须要有包容的精神,只有包容,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呢?应该是提高相关的素质,应该从素质做起,这就涉及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能力、素质、知识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能力不等于素质,能力是相关素质的综合体现。素质也不等于知识,知识只有经过消化、复合、升华之后才会上升到素质的层面。实际上每一种能力都是相关素质的综合体现。

  比如说创新,跟创新能力相关密切的素质有哪几项呢?其中有一个叫发散思维,就是人的想象力。所以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素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你首先要想到,你想到才有可能做到。

  有很多的新产品开发都是得益于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我们现在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更是这样。

  那么如何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如何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变成一种发散思维模式呢?两条路子,一个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另一个是养成思考的习惯。

  国家有关部门近6年连续4次对我们国民的阅读能力进行调查,但是这些调查当中一次比一次少,只有5%才具有读书的习惯。我们现在GDP在增加、工资在增加,桑拿率、洗脚率都在提高,但是读书率却在下降。

  再一个就是思考的习惯。知识不等于素质,知识只有经过消化、复合、升华之后才能变成素质,我们看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看书不少,但是这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行,为什么呢?他没有上升为思维,他没有思考,所以我们说了光学习不行,光学习不思考也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得结合起来。

  对于培养想象力来讲我们还要做思维的训练,就是对一个问题你不要满足一种答案,你还要多想几个办法,几个办法在一起比较,这时候你会比较出最好的办法,所以最好的办法在许多办法之中。这个就是思维的训练,慢慢你的想象力就丰富了,你的思维模式就变成发散思维模式了,有一个问题出来了马上就发散开来,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创新。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