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民营殡仪馆为何夭折?

企业报道  2013-12-20 15:26:10 阅读:

  殡葬业暴利长期来饱受舆论诟病,因此,开放殡葬市场,让民办殡葬企业参与竞争,从而终结殡葬暴利,是公众的普遍期待。然而现实中,各地出现的很多民办殡仪馆不仅辜负了公众的重托,甚至连自身生存也十分艰难。近日媒体报道称一度被当作民营资本进军殡葬业标本企业的河北邯郸市天渡殡仪馆,只经营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难以为继,最终被当地国营殡仪馆“收编”。

  民营殡仪馆缘何夭折?根子在于,殡葬市场虽开放了,但殡葬管理体制却没随之变化,没有完全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民政部门与国有殡葬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民办殡葬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在邯郸,医院太平间曾是殡葬暴利的“制高点”,由于媒体曝光,当地22家医院的太平间被取缔,然而,当地政府部门紧接着又成立了一家殡仪服务中心,该中心与邯郸市殡仪馆同为邯郸市民政局的下属单位。天渡殡仪馆无法与它们平等竞争,当地各大医院只与国有殡仪馆合作,把天渡殡仪馆排斥在外,虽然当地没有任何政府文件歧视、限制民营殡仪馆,但事实上,尸源已基本被国有殡仪馆垄断。

  可见,单纯引进民营资本,还无法达到终结殡葬暴利的目标。殡葬改革最终还是个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中立的行政监管体制。要做到这点,应该将国有殡葬企业从民政部门剥离出来,斩断它们的利益联系。民政部门的职能只是负责审批新建殡葬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平台、处理公众投诉、对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管等。

  我们目前还需要确立一个原则,那就是政府不宜再直接创办下属的国有殡葬企业,现有的国有独资的殡葬企业应该进行市场化改造,由目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为全面的企业化运作。殡葬业是一个完全可由社会资本承办的行业,政府不应涉水其中,与民争利,只有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殡葬市场才能形成,殡葬业服务价格才能真正降下来。

  殡葬业作为带有公益色彩的特殊行业,不能与其他竞争行业一样。盲目发展高投入、高利润的豪华殡仪馆,这会让这个行业发展扭曲,不利于在公众中形成一个节俭、文明的丧葬习俗。所以,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殡葬业,其正确的定位应是一个利润不高,但收益长期稳定的经营行业,围绕这一定位,政府应该进行有效价格管制,制定一套合理的竞争规则。

  对于以上的要求,若要真正实现,惟有在法律上加以落实和保障。广征民意,制定位阶更高的《殡葬法》,将殡葬业管理纳入到完善的法制轨道上来,是给殡葬业“降温”的必然要求。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