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下半年消费品市场走势呈四大特点

企业报道  2013-12-19 10:45:41 阅读:
核心提示:日前,在由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研究委员会举办的“2013中国商业发展趋势研讨会暨职业经理人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向参加会议的商界领袖和商业企业家分析了201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情况。

  日前,在由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研究委员会举办的“2013中国商业发展趋势研讨会暨职业经理人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向参加会议的商界领袖和商业企业家分析了201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情况。

  王耀介绍说,2013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249.2亿元,同比增长12.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但消费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5%,由于食品类商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占三分之一,由此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9个百分点。

  他预计,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将渐渐显现,消费品需求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因素、收入因素、物价因素和消费心理因素等。虽然有不利因素,但王耀认为有利因素也不少:首先是国家近期出台的鼓励汽车消费、严格控制房地产涨价的政策,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成为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将推动诸多产业的快速增长,催生我国经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展开;其次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有所改观。今年农民增产增收有望,加上国家政策向农业的倾斜,农民收入增长,将力促下半年消费的增长。城市低收入居民也在政府扩大就业、提高低保水平、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受益;另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下半年居民消费物价涨幅将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低收入阶层和农民的消费。

  由此他判断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将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继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无论是名义增长速度还是实际增长速度都不会明显、大幅加快由于2012年SARS因素造成的不可比和2013年物价涨幅较2012年较大的原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将继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这不仅是2013年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将是今后一定时期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趋势。

  第二、餐饮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受SARS影响,2012年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2011年下降5个百分点。这表明,2012年餐饮业零售额基数较低,客观上为2013年餐饮业零售额的高增长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同时由于物价上涨幅度的加大以及旅游业快速增长等原因,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增长速度将超过20%。

  第三、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不会改变。虽然目前一些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由于投资过快增长出现供应偏紧,但随着国家控制固定投资过快增长措施作用的发挥,下半年将会明显缓解,在这轮投资快速增长中形成的生产能力将会过剩。居民消费品市场由于居民消费增长不会明显加快,供过于求的状况不会得到改变。由于消费品市场总体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加之物价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投资增长得到抑制、新粮上市等因素的影响,年内物价水平涨幅将逐步回落。

  第四、热点消费品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将有所降低,价格呈下降趋势。年内居民消费热点商品轿车、通讯类商品、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将会有所降低。如轿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4月份开始,轿车销售量环比下降。一季度全国轿车累计销售56.7万辆,同比增长44.47%;4月份轿车销售22.01万辆,环比下降2.7%;5月份轿车销售17.77万辆,环比下降19.3%;6月份轿车销售16.73万辆,环比下降5.8%。1—6月份全国销售轿车113.20万辆,同比增长31.6%。与此同时,轿车库存逐步加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国轿车库存达到8.2万辆,4月份新增库存2.3万辆5月份又新增库存3.2万辆累计库存已超过13万辆,这并不包括商业库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全国轿车产量在26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2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润较高和出于扩大市场的需要,加之需求的阶段性高峰已过,2013年降价仍将是轿车市场的主流。手机市场同样由于产能过剩、利润空间较大以及技术翻新快,价格继续处于下降趋势。高端家电市场如背投彩电、等离子彩电等,由于生产技术的成熟、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扩张、抢占市场的需要,价格呈大幅下降趋势。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