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调作为冬夏两季常用的家电消费品,其品质和安全程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权益。为了促进我国空调器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房间空调器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上海、浙江、江苏、辽宁5个省、直辖市21家企业的21种产品,合格17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1.0%。其中,抽查了18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合格14种,抽样合格率为77.8%;抽查了3种落地式空调器,均合格,抽样合格率为100%。
抽查结果表明,有一定技术力量、具备检验手段的大中型企业,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售后服务都比较规范,产品质量稳定。但也有一些小型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制造工艺简陋、检测手段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也难以得到保证。
本次空调器抽查的安全项目有标志、防触电保护、输入功率、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防水、结构、内部布线、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软线、外导线的接线端子、接地措施、螺钉和接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等12项重要质量安全指标。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外导线的接线端子不安全,主要表现在室内机接线端子不借助工具即可接触到,使用这样的空调器会增加消费者触电的可能。
本次空调器抽查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制冷量、能效比、噪声这三项重要指标上。制冷量是消费者选购空调器产品的重要依据,制冷量过小,达不到预定的降温效果;制冷量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标准规定,制冷量的实测值应不小于额定值的95%。本次抽查中有3种产品制冷量未达标,有的产品实测制冷量仅达到产品铭牌和说明书中标称的额定制冷量的80%左右。
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即实际上反映出了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该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器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器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能效比未达标,用户使用能效比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品,会影响到室内制冷的效果。
噪声是在产品运转时产生的杂音,主要是由空调器内部的蒸发器和外部的冷凝器产生。本次抽查中所有产品该项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有3种产品噪声明示值优于国家标准,而实测值达不到明示值的现象,这是因为有的企业为宣传自身产品的噪音小,以吸引消费者,而将产品的噪声明示值定在实际测量值之下,误导了消费者。
本次空调器抽查的电磁兼容项目主要是连续干扰电压、连续干扰功率2项。连续干扰电压及连续干扰功率项目主要是检测电子电气装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限值。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连续干扰电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这样的产品在工作时干扰辐射值可能会影响到周围其它电子电气产品的正常工作。
根据本次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限期整改,严格复查,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要停产整顿,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企业向社会大力宣传。同时在空调器热销时期,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让广大人民群众用上放心产品。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