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LNM集团中国供应商大会”上,LNM集团首席执行官梅利·木克吉郑重宣布:今年在中国市场的采购额将达5亿美元。
先下订单
总部设在荷兰鹿特丹的LNM公司1976年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公司董事长Lakshmi Mittal出生于印尼的一个钢铁世家。2003年,LNM公司的钢铁产量为3800万吨,是宝钢集团的1倍;今年,LNM公司的钢铁产量将达到4200万吨,销售收入150亿美元,是世界上成长最迅速的钢铁企业。目前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巨头。
梅利·木克吉在会上指出,由于在东欧等地通过兼并重组所实现的产能扩张,公司的全球原材料、冶金设备和配品配件年采购量将达到100亿美元。他同时表示,由于中国冶金相关设备及产品的供应市场巨大、价格优势明显、可供选择面广,LNM公司计划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采购规模,采购量将从去年的50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2006年的2亿至3亿美元。也有报道称今年将达5亿美元。
LNM公司此次的大单采购,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国内的供应市场巨大且价格优势明显;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钢材需求日盛,世界钢铁原料市场近2年价格持续走高,甚至短期出现供应紧张,LNM公司为保证其在全球13个国家的钢铁企业正常生产,正在开发中国的原料采购市场。它同时也为中国相关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其实中国企业增加出口实际也是一种规避国内恶性竞争的良策。在中国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市场钢材价格近两个月来平均每吨迅速下降了约1000元,一些劣势企业和经销商纷纷减少业务量。与此相反的是,国际钢材市场行情看好,在欧美经济复苏和一些国家钢铁限产等因素作用下,钢材价格不断上扬,平均价格目前高出中国市场约600元人民币/吨。以今年5月份为例,中国板材的出口价格平均为401美元/吨,较上月上涨了12%;角钢及型钢平均为480美元/吨,同比上涨73.9%,这为企业出口带来了重要机遇。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鞍山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近年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度,面对国内市场价格下跌的最新变化,这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据统计,2004年1—4月,中国39家钢铁企业累计完成“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签约154.79万吨、发货146.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6.57%、47.52%。中国优秀钢铁企业走向国外的脚步也在加快。
欲双脚踏入中国市场
向中国推出采购大单只是LNM公司进军中国的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双脚踏入中国市场。在此间召开的“LNM集团中国供应商”大会上该公司还表示,LNM将在辽宁省营口市独资建设一座年产40万吨的热镀锌板厂,首期投资1亿美元,目前土地征用手续已经完毕。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营口投资建设一个冷轧板厂。”梅利·木克吉说,“虽然我们比世界其他钢铁企业晚来一步,但我们认为,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市场正逢其时。”
LNM公司看上了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国汽车工业的市场需求以每年35%至4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又是家电制造和消费的世界第一大国,这些都给热镀锌板和冷轧板的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尽管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宏观调控,钢铁业又首当其冲,但梅利·木克吉却认为是机会:“我们理解中国政府的做法,它治理整顿的是重复建设的投资行为,而我们投资的是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
世界头号钢铁巨头阿塞勒和日本新日铁已在中国薄板市场抢先一步。去年12月,阿塞勒、新日铁与宝钢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汽车板项目已经正式开工,设计能力达170万吨,投资总额高达65亿元人民币。此外,武钢、鞍钢、马钢、邯钢以及江苏沙钢等中国企业的薄板项目都在建设之中,LNM此时投资建厂,胜算几何?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美国通用汽车也准备在中国再建一个工厂,现在的这些生产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梅利·木克吉认为,“汽车工业所需的都是高要求的特种钢板,我们在这个领域有技术、人才和经验方面的优势。”
另据专家介绍,LNM还是一个并购专家,近10年来,它先后已收购了德国、美国、法国、罗马尼亚、捷克和波兰的一些钢铁企业,由此迅速发展壮大。
在这次“中国供应商大会”上,梅利·木克吉一再表示,“我们非常希望并购中国那些渴望技术改造,但又没有能力进行改造的企业。”而中国政府对钢铁业的治理整顿,无疑给LNM公司提供了一个收购中国钢铁企业的良机。
不难看出,LNM公司除了采购、自己投资建厂外,还看上了此次整顿中行将淘汰的企业,投资并购以充分利用该资源。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钢铁“巨鳄”蚕食中国钢铁市场的行动正在有计划地加速进行。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