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拥有知识品牌,不可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把企业做强做大,不可能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不可能走向世界。 ——陈锦华
近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向谢企华、鲁冠球、常德传三位企业家颁发了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并对总数为124项的第十一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与会的数百位企业家、学者以及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分析和总结了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沿话题,在引导我国企业通过管理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会的企业家和学者通过探讨认为,创新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管理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担任过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蒋黔贵对管理创新有深刻的理解,她认为,管理创新是各类企业永恒的主题。
新世纪,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需求由温饱转向小康,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工业快速增长。在2013年GDP增长9.1%中,工业贡献率为63.2%。其中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工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市场化、国际化不可逆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新旧交替、复杂多变,可以说国际国内的任何重要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都直接而敏感,大家都深深感觉到,计划经济时代四平八稳经营企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在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企业管理已基本摆脱了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依赖,由被动管理转为自主管理。多数企业在应对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挑战中,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据千户企业调查,有69.98%的企业对管理现状比较满意,认为:大多数企业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基础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国际化经营能力得到提高;部分企业管理信息化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等。同时,企业家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投入普遍加大。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电子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所处商业环境的稳定性、确定性、可预测性正在被变革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取代,竞争的内容和格局也在变化,传统的成本、质量、交货期方面的要求在竞争中变成了最基本、最平常的标准,一些新的选择如速度、灵活性、多样性、创造性、安全性、商业道德标准等不断地被提出来。变革的时代,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生存发展,惟有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求变。“要活就要动”,这句话对希望健康的人是适用的,对追求“长寿”的企业同样适用。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过去我们常说,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现在可以说,管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创新的前沿和重点
通过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目前官、产、学三方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沿和重点达成共识主要有4个方面,即:战略管理、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国际化经营。
中国企联副理事长胡新欣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前沿性话题有过专门的研究。胡新欣认为,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有很大进步。在管理创新成果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是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也就是说,现在战略管理已经不是明星企业的专利,也不是跨国公司、大企业的专利,所有的企业不仅开始重视战略管理问题,而且战略管理的优秀成果反映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战略管理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营销、品牌宣传、企业文化、多元化经营等等。最近,战略管理在内容上已经涉及到企业的一些核心问题,首先是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设计、多元化持股、混合所有制建设、民营化改造、自然人持股、管理层持股、科技人员持股等等。其次,企业规模化过程中的产业转型,也是近几年战略成果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内容。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面临着规模化发展的问题。此时,企业的“产业进入战略”就至关重要,很多企业非常谨慎地进行论证,寻找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领域。第三是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塑造、关于企业资源的重组和运作,包括并购、出售、上市、主辅分离等等都涉及到企业重大的决策。最后是关于企业“走出去”的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企业战略中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方向。
当今,企业管理的最新趋势之一是以人为本。清华大学教授刘冀生在评价东风汽车公司创造的“以与跨国公司合作为契机的战略重组”成果时指出,东风汽车公司战略重组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2013年年底,我国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作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等一系列科学判断。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最需要的是拿出具体实施办法和可行措施,实现“人才强企”。
调查显示,企业大都已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42.21%的企业制订了人力资源规划并能与其经营战略相结合;68.33%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与再教育上设有专门机构并且有定期的培训计划;71.13%的企业有明文发布的奖惩制度,并能按制度正常执行。但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大多数企业还做不到,只有15.98%的企业有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38.39%的企业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反映出管理理念上的差距。而与大量的资金投入相比,我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是明显不足的。
协调发展尤其应该是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道德规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企业在生产产品、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发起并联合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还建立了认证制度。我国企业管理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国际标准。当前正在贯彻实施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国际标准,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协调发展的要求。但在被调查样本企业中,目前只有66.3%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19.53%的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9.29%的企业通过了OHSAS18001认证,SA8000对企业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走出去”也应该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无可逆转。2013年,我国已成为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四位的贸易大国,国民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已达到32%。在国际化经营中实现管理创新,已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生存竞争中现实的、重要的课题。
创新的实质是变革
对企业管理创新做过系统研究的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黄津孚教授认为,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传统和常规,并最终实现变革。
创新通常是在用传统的、常规的方式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生的。传统和常规是一个历史概念,创新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应该是业内领先的,或者是首创或者是率先引进,跟踪国内外前沿。
而纵观十一届管理创新成果活动可以看出,管理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变革。
两方面的因素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变革。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新世纪中,企业面临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且外界环境的变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企业管理面临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的挑战。其次,管理理论不断取得新发展。近20年以来,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管理理论,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90年代初提出核心能力理论、业务流程再造、虚拟组织、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表明,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根本性变革管理理念、内容和方式,运用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的管理变革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局部的修整,将难以应对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必将为市场所淘汰。
中国企联管理现代化办公室研究人员表示,十一届管理创新成果的成功经验表明,实施管理变革,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智慧,能够驾驭创新艺术、能够融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探索企业管理变革的规律和历史方向。
<关键词>
创 新
创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首先建立的,他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通过几十年来人类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创新的含义已经扩展。创新的定义是:创新就是在有意义的时空范围内,以非传统、非常规的方式先行性地、有成效地解决社会技术经济问题以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活动。
管理创新
企业创新涵盖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方方面面,严格地讲,企业管理创新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因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很难截然分开。
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大的方面包括技术活动、商业和公关活动、后勤保障活动、管理活动;从比较具体的业务方面包括投融资活动、筹集资源活动、采购、招聘、研究开发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公关活动、后勤支援活动、行政和管理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因此,本文中企业管理创新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涵盖企业中所有的创新活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创新、经营管理观念的创新等6个方面。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