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理由,在出租车换型中强制淘汰油耗较低的小排量汽车,更换大排量高油耗的中高档轿车,引起不少市民的质疑。一些专家认为,出租车选型过分追求高档,将增加能源供应负担。
北京出租车换型可能日增耗油逾200吨
北京市现有出租车6.3万辆,其中夏利3.5万辆。随着多数夏利车临近报废年限,北京市近期提出更换车型的要求。据媒体报道,虽然没有指定具体车型,但有关部门规定排量不低于1.8升。
据了解,排量1.4升以下的夏利作为出租车在北京行驶,百公里实际耗油量为6至7升,1.8升以上排量的轿车中耗油量最低的是桑塔纳系列,实际耗油量百公里超过9升。
照此推算,更新后的出租车每辆百公里至少增加耗油2升,以每辆出租车每天行驶300公里计,日增耗油6升。即使3.5万辆夏利全部更新为1.8升以上排量轿车中耗油最低的车型,仍将比现在增加耗油151吨。加上现有的2.5万辆捷达、富康,在今后几年内逐步淘汰更换为1.8升以上轿车,以每辆车百公里增加耗油1升计,每天至少增加耗油54吨。也就是说,2007年北京市出租车全部更新后,每天至少增加耗油逾200吨。
换型要求在我国其他城市也已经出现。杭州市要求,更新出租车的排量必须达到2.0升以上、车价超过20万元;广州市规定,今后淘汰更新的车辆要全部选用排气量1.8升以上的;内蒙古包头市也于今年筹划将还有两年使用期的“面的”提前报废更新为桑塔纳3000。
出租车要豪华更要实惠
业内人士对我国部分城市的出租车换车潮早有质疑。多位人士撰文指出,排量大必然油耗高、尾气重;车的内部空间应视车的轴距来定,而外形长大必然占据路面资源多。
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贾新光说,要提升城市档次,软件比硬件更重要。督促出租车公司及时维护和更新旧车,督促出租车司机搞好车内卫生、讲文明、讲礼貌,比换豪华车更有利于塑造一个城市出租车的整体形象。
给低油耗小排量汽车以足够的空间
贾新光认为,根据国情、国际能源供应形势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应该贯彻发展汽车工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节能并行不悖的原则。
贾新光说,有个别专家及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与美国等能源消费大国相比,我国的能源消费还刚刚起步,不能因为石油涨价就要求中国人不消费能源、不发展工业化、不享受小汽车。这是合情合理的看法。
但是,节能必须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贾新光说,欧洲各国一直鼓励使用微型车,最微型的车内只有一排座位。日本为鼓励发展微型车,甚至出台过驾驶一种微型车可以不要驾照、不要停车位证明的政策,虽然这一政策因为交通安全的考虑取消了,但微型车一直享受税收优惠,排量3.0升的轿车购置税达11万日元,微型车的购置税仅几千日元。上世纪90年代曾有大公司提出,经济富裕了可以不再对微型车予以照顾,通产省答复:轻型车占地少,省能源,还应该继续提倡使用。目前,日本600万辆轿车中就有200万辆是排量仅0.8升的轻型车。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但是,不少地方明文规定限制和歧视小排量汽车,有的道路限行,有的不给上牌照。对此,贾新光认为,其根源在于一些城市负责人包括消费者把微型车视为贫穷落后、因陋就简的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必须严令禁止限制小排量微型车的规定和行为;制定具体鼓励措施,如降低微型车的购置税,增加高油耗车的购置税,在税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低油耗车的比例等。
此外,汽车生产企业也应该建立“小车不等于次车”的意识,多开发和制造像国外一样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功能齐全、安全性能好的微型车,改变部分消费者心中“微型车等于低档车”的观念。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