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王致和走出了国门

企业报道  2013-12-11 08:43:08 阅读:
核心提示:据悉,我国政府于1990年认定的全国1600余家中华老字号中,目前有七成勉强维持现状,近两成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效益良好的仅有15%左右。

  据悉,我国政府于1990年认定的全国1600余家中华老字号中,目前有七成勉强维持现状,近两成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效益良好的仅有15%左右。那么,如何将具有百年文化底蕴及精湛工艺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传承光大,让这些极具民族价值的品牌走向世界?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诠释了这个问题。

  创建于1669年的王致和牌腐乳,是一家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如今,靠臭豆腐闻名的王致和已年创产值2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实现着增长。生产的腐乳和调味品系列产品达72个品种,部分产品已远销到北美、东亚、欧洲等国家。

  目前,隶属北京二商集团的王致和已发展成汇集“金狮”和“龙门”两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业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主营腐乳、酱油、食醋、酱、酱油粉、酱油膏、咖喱卤及其它复合调味料,年产腐乳4亿多块(全国规模最大)、酱油6万吨、食醋3万吨,年销售额3亿多元,年创利税3000多万元,综合规模和创利税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坚持管理创新

  王致和之所以能从一个靠手工作坊式生产的传统小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最根本一条就是坚持不断创新。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这一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真谛。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王致和同样遭遇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阵痛。在几近亏损、面临淘汰的困境中,企业审时度势、应变创新,在继承百年文化精华的同时,实现了传统产品与现代生产经营理念的嫁接。

  在管理上,王致和首先注重的是科学化、规范化。1999年,王致和率先在行业中正式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之后获得美国FDA进口许可,2001年初,“王致和”系列腐乳首次进入美国市场。随后,产品相继打入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了适应产品出口要求,王致和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完成了生产车间的改造,并通过了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卫生注册。2003年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与此同时,完成了“三标一体”的认证工作,即:ISO900—2000质量体系换版、ISO14001环境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王致和所进行的国际化体系认证已经走在同行业前列,也是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的。

  坚持技术创新

  纵观国内外名牌企业,人们不难看出,品牌、工艺和配方是老字号的优势,也是其立足发展的基础。但没有一家产品不是经过后人不断继承、创新,才发展并延续到今天的。

  王家槐说,王致和之所以有今天,正是牢牢把握了技术创新这一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技术创新中,王致和明确将生物工程发酵性食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建立了以企业家和科研开发者共为利益中心的科研体系。作为市场科研开发的主体,企业家承担的作用是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发挥,科研开发者承担项目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的主要做法是:自行开发研制;与科研机构或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研制;充分利用成熟的科研成果或技术资金支持,并获得多项技术专利。由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工艺的改革、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促进了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水平,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王家槐告诉记者,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绿色饮食的理念要求,王致和早已推出低盐腐乳,确定了低盐腐乳的技术指标、制定了低盐腐乳的生产工艺,并对腐乳生产过程中,粗蛋白、PH值、总酸、游离氨基酸态氮、脂肪及游离脂肪酸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面对所取得的“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中国品牌产品”等一系列荣誉,王家槐表示,王致和将不断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走品牌经营之路、规模化经营之路,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争把品牌做专做精,永葆王致和集团的青春活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健康、营养的食品。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