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北京到处飘荡着知识的芳香。就在“北京第十一届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的前夕,“首届北京国际出版高层论坛”、澳大利亚“图书未来国际会议”、“2013北京国际出版教育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相继引来了国际、国内无数家大型出版发行集团和名牌期刊的总裁、副总裁以及美国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的代表们就不同的主题发表了多场演讲,400多名中外和业内外人士参与了多次讨论。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的话说:“各个论坛为中外出版人就中国乃至世界出版业的发展、切磋、研讨、建言、献策提供了难得的舞台。”
日前,随着“北京第十一届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召开,世界人民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又一次达到了高潮。上百万的洽谈、参观者对900余家中外展商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舞。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了大主题“发展与和平”的研讨。
其间,不仅600多个气势恢弘且风格各异的展厅令人大开眼界,600多家国际书商提供的千万种新图书的登台亮相,更是让观众大饱眼福。
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生活是如此地美好的!
冲击视觉的设计
来这里的商家都想实现相同的心愿——卖更多的书。所以,展台就成了展商的脸面。在这个给足了你勇气和舞台的今天,就看谁的经济观念强。
记者看到,许多商家从入门处就开始垄断参观者的眼球。在国内上百家的展商中,最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当属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一号厅进门处的两旁,高耸着的两面橘红色的书墙,上书写着“继往开来”四个大字,加上墙面上有数十个飞转的风车,生出一股排山倒海之势,让参观者无一不驻足。而且,在这么强大的阵容里,记者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台播放书讯的电视和几台供人查寻的电脑在悄悄的为来者服务着。加上有一米之隔的“中国地图出版社50周年”活动的天蓝色书屋做陪衬,更显出它的宏伟壮观。由于很多参观者都在书墙边留影纪念,使其成为了一个强烈的文化符号,引领参观者继续通往书的世界。
在这样的阵容中,中国出版集团以占地432平方米、参展图书达3932种而雄称“老大”。由于48个展位的形象设计是从20多家招标设计方案中选出来的,所以,整个展区显出了海纳百川的大气势。淡蓝色的主基调配以数根匠心独具的龙柱和集团标识的中式扁额,加上周围14家所属单位充分展示的“人民红”、“商务绿”、“现代黄”,极力地突出了这支“国家队”的强悍实力。他们还抓住了主楼入口处的广告黄金地段,让“中国之书”在主题墙上指点出中国20世纪以来的出版精华——“中国文库”巨著,传递出中国出版集团对未来强化版权输出的强烈诉求。每每有参观者到此,都会仰望他们制作的“书业无限、品牌为王”的红色巨幅标语,从中窥视到他们不断强化其品牌优势的经营策略。
在香港展区,记者看到,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显示出的是强大的品牌阵势。大多女性参观者对其特色的图书布局恋恋不舍。在接近闭馆时,还有很多人挤在三联、商务书馆的展台前交换名片并快速翻阅展台信息。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走上集团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已有16年历史了,所以在管理上比较专业。这次展示的特点也是较专业化,不求那么热烈。最美丽也是最吸引人的点就是每天新上展台的书都能让观众订到货。而以往的展览会是不许非专业人士在展场里订阅新书的。他表示欣赏其它出版社的特色展台,穿梭其中真的感觉到了什么叫“知识的海洋”。徜徉其间很是幸福。
在各省会的展区里,记者发现,最让观众认定为有书店概念的是山西省出版社。一个由灰色砖墙纸围成的开放大空间里隔出了几个不同类别书籍的小空间;门两旁的墙用木雕花装饰着;摆书用的架子看似更像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中的道具,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定这是山西货。很多喜欢山西作家作品的人对此赞不绝口。它打动的也许不只是书商们赚钱的神经,还有更多观众的人文思想和怀旧情绪。
最真实、最简朴当属新疆出版社。他们几乎用儿童书籍办成了一个民族大花园。当身穿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给小读者分发宣传单时,小读者们都要摸一摸摆在书旁的冬不拉琴和头顶的葡萄树,让人自然想起了“新疆是个好地方”。
广西省的十几个展厅里,一片片的嫩绿很是挑人眼帘,配合的口号是“得山水之灵气”。为了让观众更喜欢的缘故吧,其中一家美术社做了一个红色的稻草人在路旁,草人的身上写着一本书的名字。加上漓江的风水画在一旁肆无忌惮的漫延着,难得不让红男绿女们不动心。
与其相对的台湾展区是以一幅很古典的画做了一道屏障,围着的大多是时尚类的书商们。那些被吸引来的专业人士们说,在这里看书,就像在茶吧喝茶的感觉,禅意很浓。其实,令台商骄傲的资本很多,但是他们表现得都很谦虚。以静制动是他们一贯的打法。
温馨带来的意义
就在望着西班牙美丽的小姐向其展厅传送鲜花时,一个有尖尖顶的黄色小屋挡住了记者的视线。只见窗口处露出了几个聚精会神的人的脑袋,像是在听着什么。近看,原来是德国书商专门为参观者休息而搭建的小屋,上写:“请在此聆听巴赫的音乐。”看到此,你不得不服德国人的真诚和善意。真的就想坐下来,听听这位让无数人敬仰的古典音乐大师的音乐,而且,德国书商带来的音乐一定是他们认为最棒的。采访前就得知,德国在此次会展下了很大的功夫,福兰克福书展团在《中国图书报》上做了4块版的宣传,主席对德国文学的现状、图书评论和出版营销等话题做了充分的介绍。同行们说他们这才“找到了感觉”。德国要借此东风改良过去在中国大量积压书籍的现象,继续向中国市场挺进。这个童话般的展场就是几家儿童出版社创意的,表达了德国人民洋溢着的幻想和希望。本次他们还在展台前设了福兰克福书展的信息台宣传书展。当日就有专家对记者说,“一本图书的引进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引进。与英文图书相比,由于语言障碍所造成的文化差距可能会大一些。当一本德语书进到中国时,往往需要更多的媒体宣传。”也许是为了验证专家观点的正确性吧,在记者转身去江苏教育出版社展台时真的看到了三卷“欧洲语言——德语”的第一册。也许,这就是努力的意义吧!
离开德国展台后,记者被一种几近天籁般的声音吸引:“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请到台湾静思文化厅接受福音吧!”寻声望去,只见一排身着天蓝色旗袍、手捧着一枚飘着花香书签的中年女子们虔诚地站在一角处呼唤着。接到书签后,记者随着导游员来到他们的展厅,参观了茶类专业书商安排的10分钟“茶道表演”和佛教书籍专场介绍会。令人感动的是,在走出展厅时,每个观众都能听到他们鞠躬时一声又一声的“谢谢”和“好人安康”的答谢词,让人仿佛身在另一个世界。据一位年纪大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参加者都是奉“大爱无边”精神的自愿者,他们本着“阅读欢喜心,人间清静地”的思想来为读书人服务,快乐着读书人的快乐,感动着读书人的感动。老人还告诉我:“凡事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观念若转变,思路就会开阔,处处都能遇到贵人。”
带着无限新奇感的我走出“佛地”时,又遭遇了这样的宣传语:“总有一种思念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关爱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激情让人浑然忘我;总有一种结合让人守候终身。” 书商这样宣传自己的时候,观众们已经被这种刮骨疗毒般的语言给粉碎了。一句话:买书吧,书会给你无尽的感动。
“签售经济”引进展会
虽说“以名人制胜”的签售经济已是一些商家促销的传统节目,但本次胜者要属德国贝塔斯曼公司。据悉,贝塔斯曼的“蓝色沙发”自1999年在欧洲诞生后包装了上百个名作家。能在“蓝色沙发”上谈创作心路的人已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个经典文化标志。在中国推出不到3年时间里已有10余名作家登上此座。3日下午,海岩、毕淑敏、“80后”代表作家郭敬明在“蓝色沙发”上接受了观众们的采访。席间,当郭敬明坦言“做名人真的不幸福”时惹的少男少女们尖叫声不断。
过道的书商听后对记者笑着说:这才让老板开心呢,只有张扬个性的作家才是他们今日想要的明星,才是沙龙的真正贵宾!
与此有浓厚颓废味道相反的是中国财经出版社搞的另一场“名人秀”——“经济专家、社会学家”演讲会。当记者挤进会场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的讲演已近尾声。只听到他的声音回荡着:“这种翻译过来的好书让我们中国人多读才不会那么愚昧和残忍。中国的死刑早晚要废除。”原来,他正在和一位博士生探讨不久前发生的一个事件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和社会制度问题。由于财经出版社是有着雄厚实力的出版社,推出的系列古典经济丛书很受专家们的欢迎,所以他们当场表示要推荐给政府领导们读。社会的进步和学习的关系令他们激情飞扬。看不到他们的累,只见宣扬知识的无限快乐和自豪感。
当日,还有陪生集团首席执行官、全球最成功的女企业家玛乔利·斯卡绨诺的出现让参观者们兴奋。她前一天在北大的动情演讲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极大欢迎。她对记者如此阐述陪生集团的特色:勇于探索、有创造力、有崇高的风格。
还有被业界评为“高手”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荣誉出版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李岚清音乐笔谈》。在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责任编辑介绍说,此书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非常有意义。他们和李岚清同志经过了多次沟通,并作了精心的策划和设计。李岚清同志对学术的虔诚和对知识版权的尊重让他们肃然起敬。
“另类”的身影
与轰轰烈烈的宣传气势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些农业、林业、机械等专业书商的冷漠面孔。虽然也有专台摆放出版社的新书,但随意坐着聊天和对来访者显出不问不闻的状态,让走过这里的参观者只能靠看看头顶上的口号和标语来增强继续观下去的信心和力量。而同是专业性的书商,与中国大多数严肃的面孔比起来,国外书商的方式要活泼的多。他们不仅肯在展区的行象设计上下功夫,还注意在现场跟来宾进行沟通和交流。美国大使馆新闻处的展台就是靠不停的发放大量法律书籍招来人参观;西班牙的书商敞开8个书架让人尽情翻阅;沙特阿拉伯王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代表们为有信仰的参观者发放《古蓝经》;伊朗的书商则给邻居的工作者分发本国生产的巧克力……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进入21世纪后,出版业应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竞争的心态已基本形成,并走上了改革、开放、繁荣、发展之路。出版商们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也在努力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展览会就是演练的舞台。也许,真正的较量是在看不见的沙场上。知识带来力量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困惑。而解惑的过程就是逐步胜利的过程吧?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