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新闻>> 正文

大力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企业报道  2013-12-06 14:15:07 阅读:

  自2月13日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题以来,课题组先后到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昆明等17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分别组织召开了生物产业税收政策、生物农业、生物医药企业等6次专题座谈会,对1264家生物企业、240家科研院所、114所高等院校、434项科研成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目前,课题组初步形成了1个总报告、8个分报告、1个专题报告、2个调研报告。

  战略研究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与政策措施。

  一、通过战略研究,我们对生物产业发展问题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一)对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和重要作用要有充分认识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目前,世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孕育新的产业革命。标志之一是:过去多年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主要是在若干点上的突破,而未来一段时期有可能实现群体突破,将会有大量的生物技术产品投向市场。现在,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2012年中,300多种已进入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比2011年增加了50%。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的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其中不乏一批“重磅炸弹级”产品。由于绘出了人类基因组工作图,基因药物使几千种基因病症的预防、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生物农业方面,世界范围内成功转移基因的植物已达100余种、动物10多种,批准进行试验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超过6000例;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10年左右扩大几十倍,转基因棉花、大豆等已先后投放市场;转基因瘦肉型猪、高产奶牛等已到产业化阶段。另外一个标志是,目前,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海洋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形成,将会掀起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又一个新的浪潮。专家预言,人类可能将在2025年左右进入生物经济时代。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

  二是世界许多国家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抢占新世纪国际经济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提出了生物产业发展方面的战略举措。这些国家的主要做法包括:第一,确立生物产业的战略地位,制定战略举措。如美国政府将生物与医药产业确立为“新的增长点”,2012年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高达380亿美元,仅次于军事科学。第二,成立政府专门领导机构。第三,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第四,建立生物产业基地,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化发展。

  (二)深刻认识生物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就目前而言,生物技术产业的规模还不大,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战略投资期。2012年全世界现代生物产业销售额不过413亿美元,但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这对中国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显得突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创新与重大突破,许多问题是难以找到解决办法的。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中可以深切感到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农业问题、卫生与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而生物产业则处于能否抓住机遇、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或重大制约因素:包括融资难(据对1264家企业调查,有61.2%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或“很困难”);人才缺乏,特别是企业缺少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生物企业税负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工程化能力薄弱(据课题组调查,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体在5年左右,但在产业化方面却相差15年以上)。

  二、科学谋划,加快培育和推进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当前,我委正在研究制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下一步规划工作中,必须敏锐洞察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把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头20年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将它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坚持科学谋划、体制创新、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一是要科学谋划。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进行超前的科学谋划,不能急功近利。二是要高度重视体制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在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体制创新必须先行。三是要重点突破。要以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约束、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以及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为主要原则,遴选一批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实行重点扶持,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四是要集聚发展。目前我国生物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加强宏观规划,选择产业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地区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示范、辐射和带动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五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联动,形成合力。六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时,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这一战略性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我们具有的市场优势,发挥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导作用。七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合作的有效结合,实行开放式创新。

  (二)以战略性生物产品为突破口,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群体

  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看,以下几个领域必须优先发展:一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传染病和生物防御的新型疫苗和药物;二是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生物农业领域;三是城市垃圾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等生物环保领域。这些领域取得的突破性发展,既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培育新的生物产业群体。

  三、求真务实,高质量完成战略研究工作

  要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突出战略研究的长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就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而言,需要重点研究回答以下问题:首先是要进一步凝练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战略研究的总纲,起到统帅全面的作用;其次是进一步明确生物产业发展目标,即我国目前在全球的位置,通过未来20年努力,我们要争取什么样的位置。现在课题研究已提出了一个目标,希望大家进一步研究;最后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即在我们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之后,要明确我们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说到底是一个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问题。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