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国有企业医院改革“手术中”?

企业报道  2013-12-06 14:09:58 阅读: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医院进行了体制革新,对医院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统筹管理(我们称为“医改”)。但如今企业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客观上企业医院存在着位置偏远、员工收入处于行业低端、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难以摆脱的困难,这些因素制约了参与市场竞争,给企业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在新形势下,只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医院就能在挑战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首先,企业医院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

  医改的总体目标要求医院降低成本,给患者提供及时、方便、放心、优质的医疗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核心。病人是医院的“上帝”,是医院存在的前提,没有了病人,医院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时,企业有限的卫生投入不可能真正解决医院的发展问题。因此,为了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为了解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也必须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医疗服务”。今后,企业医院要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把“病人围着医院转”变为“医院围着病人转”;把“你求于我”变为“我为你服务”;把“窗口服务”变为“全员服务”;把“微笑服务”变为“规范化优质服务”。

  医院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改善就诊环境的同时,还应该把医疗服务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延伸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上来。医务人员必须强化预防保健知识和业务技能,医院应该能够提供疾病健康、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卫生指导、遗传咨询、优生优育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指导人们进行自我保健。

  其次,企业医院要强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医院尝试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医院应积极尝试走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如在服务态度和生活配套方面可借鉴酒店或商场成功的管理经验,把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移植到医院管理中来。

  医院要提高医疗业务水平,抓好人才管理。

  企业医院应调整服务结构,发展特色医疗。医院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对社会需求高的项目要扩展、强化;对社会需求少、正在萎缩的项目,要坚决压缩、合并;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专科、专病门诊或新技术、新项目,以特色吸引病员,以特色培育新的增长点,激发单位的生存活力。因此,发展特色医疗成为企业医院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企业医院必须根据病人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自己的特色,发展特色医疗。矿山外科急救、瓦斯中毒急救、瓦斯烧伤急救以及矽肺的治疗等是矿山医院的优势项目,必须进一步强化优势项目建设,形成多个有竞争力的特色技术,推进医院“特色医疗品牌”的延伸,使之达到以人才带动科室、以科室带动医院的目的,推动医院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医院的整体优化。此外,医院应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人群的扩大等现象所蕴藏的巨大医疗消费市场,而医改所覆盖的不过是基本医疗消费市场,发展特色服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企业医院应拓展医疗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医院要立足本地、立足企业,服务周边,实行全方位开放式服务,要瞄准中下层患者的医疗需求实行医疗定位,应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医院自身可以控制的各项要素,满足病人需求,丰富服务内涵,增加服务项目,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调整科室和诊室布局;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空间,设立医疗保健咨询电话,建立诊后随访制度等。

  最后,企业医院应推行合作竞争联动,创造多赢局面。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而残酷的竞争没有胜利者。在企业医院面临的多种竞争层面上,首先要突出的是合作与联合,在合作与联合的基础上共同面对竞争对手。病人、周边地方基层医院、供货商等都是医院竞争的主体,但同时也是企业医院联合的对象。对于病人、供货商等可以同地方基层医院共同制定竞争策略,一致采取行动。同时,企业医院可以充分利用人员、技术、设备上的优势,争取成为当地地方医院的业务指导医院,建立协同发展关系。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