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世贸组织几年来,中国及其企业已经在科技、经济、贸易日趋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保护标准国际化、保护水平高度化的严峻形势。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蓄意埋设的“专利地雷阵”和知识产权壁垒比比皆是。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长唐善新在日前广东省举办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班”上指出,要想破除上述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人才势在必行,别无选择。
知识产权人才严重短缺
据了解,广东是我国的专利大省、商标大省,连续多年专利、商标申请量排名全国首位,与此同时,该省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但是,作为知识产权大省的广东,在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培育方面却起步较迟,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知识产权发展甚至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耗时长效果差,中介服务人才数量不足,素质较低,全省6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是省外机构代理,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稀有。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有关会议上就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指出,目前,广东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奇缺,需要大量懂管理、懂专业,能够胜任知识产权诉讼、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唐善新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专利审查人才缺口很大。当前广东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的缺口大约为7000—1万人,此外每年的需求增量在1000人以上。另外,专利、商标、版权和域名代理人才在广东越来越吃香,其中不乏年收入高达百万元者。
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求贤若渴
据了解,知识产权管理在高科技企业运作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目前广东的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及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尤其是高科技型、日用制造型和跨国、外资企业,他们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运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资源效益。“市场门未开,知识产权先行”,诺基亚、爱立信、日立等数百个世界强企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不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及时掌握国内外前沿技术的动向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作出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宏观分析。
随着知识产权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业务的需要,华为技术、中兴通讯、TCL集团、长青燃具、广药集团、侨兴集团等国内知识产权强势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目前华为的知识产权专职人员约在100人以上,技术顾问也有20余人。中兴通讯拥有20多位知识产权经理。TCL集团总部和所有子公司、控股公司都配备有两名以上知识产权专职人员,数量约在150人以上。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广州本地老企业广药集团对知识产权也非常重视,负责专利、商标的专职人员约在70人左右。同时,广东专利商标版权代理公司、律师事务所也在不断补充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因为一是此类业务快速增加;二是在异地扩张分支机构、布局抢占市场,几乎所有此类的中介一年365天都在招聘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其中知识产权人才的比重逐渐占整个律师事务所人员组成的六分之一或五分之一,部分甚至达到三分之一,深圳已经开始出现专门的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去年广东省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松林说,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很多人进入了中国移动、华为等专利申请量比较大的企业。广东金融学院院长张炳申教授表示,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适合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国家工商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新闻出版机关、专利事务所以及公司企业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所以发展前景非常理想。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