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新闻>> 正文

为企业家减压是社会共同责任

企业报道  2013-12-04 10:17:08 阅读:

  在常人眼里,企业家是财富的化身,声名显赫,春风得意,拥有知识、智慧、激情和勇气,引领着时尚,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人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感。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惆怅:他们中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这就是近20多年来崛起的中国企业家群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无情压力下,企业家——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心态。正是凭借这些异乎常人的职业性格,他们才得以在起伏不定的市场环境中纵横捭阖,过关斩将!但是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正是这些异乎常人的职业性格使得一些企业家不堪忍受,丧失理智……

  企业家压力何在

  在常人眼里,企业家是财富的化身,声名显赫,春风得意,拥有知识、智慧、激情和勇气,引领着时尚,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人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感。

  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惆怅:他们中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这就是近20多年来崛起的中国企业家群体。

  风华正茂,事业正值顶峰的企业家何来压力?的确,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而企业家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而扑朔迷离。

  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急剧转型时刻挑战着我国企业家的心理承受极限。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自社会机制的完善,主要依托一个良好的市场与法制环境。而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均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非常时期,旧的秩序剪不断、理还乱,新的规范千呼万呼始出来,企业的成功更多地依靠潜规则和权谋,换言之,财富的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有“原罪”色彩。“中国首富村”缔造者禹作敏的人生悲剧便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中国一步步走入市场经济的巨变时代,每一位个体都可能处在禹作敏一样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眼力、智力和良知的考验,是追求公平还是暗箱操作?是追求诚信还是出卖良知和道德?走钢丝,擦边球,惊涛骇浪,大浪淘沙。但具有非常讽刺意味的是,道德是有道德者的枷锁,正是那些道德感、责任感强的企业家才会因此发生心理危机!

  商场无常,危机四伏,企业家与焦虑始终相随。市场不相信眼泪!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经营微利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企业家时常有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末日感。特别是面对自己业已取得的成功,他们开始变得优柔寡断。在采访中,不少中年企业家坦率地承认自己常有不安全感,对自己的重大决策缺乏自信,因为太害怕失败了!一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企业家却这样慨叹道,“我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疯狂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在于把跑得最快的人拉出来再比赛。就像奥运会比赛,最后只能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你必须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想不干的时候,连退路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背运的企业家在竞争中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境遇时,心理便会走极端,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1993年,广东省茂名市年仅29岁的企业家冯永明在自己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遗书中留下了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企业家的健康谁来关心

  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企业家自身也成为社会的财富,优秀的企业家更是时代的宝藏,并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然而,经济学家周其仁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有世界上最昂贵的企业家制度和最廉价的企业家”,这句话中透露出几多无奈和痛惜!事实上,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难以想象其不健康的心理却能有效维系一个生生不息的企业。国内一家著名管理顾问公司一直在研究“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健康之间的规律”,发现企业家的“快乐指数”和企业的“健康指数”内在相关,其中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与企业的文化健康更存在着长期紧密的关联性,甚至可以说,企业家的心理关乎企业的兴衰!因此,关心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环境,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整体联动,营造有利氛围。企业家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方方面面要尽可能地为企业家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要全面启动企业家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开辟“企业家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企业家心理保健咨询热线,为企业家缓解压力。有关专家呼吁,当务之急,针对企业家存在的不良心理,各方面应在企业家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通过专家讲课,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企业家的心理素质。

  政策护航,为企业家减压。减压需要减负。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应该兼顾到企业家心理承受能力这一底线。作为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努力为企业家营造和谐的外在环境,主动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对企业家的心理健康进行课题攻关。

  企业家的幸福哪里来

  以人为本,谋求身体与事业双赢。工作再忙,也要有度,同时,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次倾心的交谈、一个成功的创新、一次浪漫的远游等,都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因此,企业家要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以生活兴趣摆脱心理困扰。据了解,近年来,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大约1/3的时间是在山上度过的。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不无骄傲地说:“我总是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起床跑步。你们要是睡懒觉就欣赏不到苏州早晨的薄雾有多美!”这代表了一种心境。

  从我做起,加强自我保护。新时期的企业家,一定要有“MQ”意识,即“心理商数”意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特别是要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如果意识到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

  常怀爱心,树立先进的财富伦理观。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感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企业家要树立企业公民意识,爱社会、爱国家、爱自己、爱下属、爱客户,甚至也爱你的竞争对手,让一切焦灼在心灵的爱意中消融,才是做企业、做人的至高境界。

  未雨绸缪,企业管理嫁接心理学。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必要把心理学应用的实战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用作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企业总心理师”,企业老总个人可以配备心理咨询师。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