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降低成本 关键在人

企业报道  2013-12-04 09:26:17 阅读:

  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一项综合指标。抓好成本管理、优化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潜力,是企业低成本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莱钢集团动力部实行“责任成本全员控制法”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深度剖析,查找成本管理难以凑效的根本症结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年年有目标、有措施、有奖罚,但成效不明显,通过系统思考、自我剖析,主要有以下症结:

  一是成本潜能没有充分释放。近年开展了“潜力在哪里?”、“成本优化大家谈”、“挖潜增效究竟为了谁?”、“五个一块”和“成本系统优化”等一系列活动,遏制了成本上升的势头,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但管理的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释放。

  二是成本指标没有细化、量化。企业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量化指标体系,只抽象不具体就难以落实、只定性不定量就难以考核、只粗放不细化就难以到人,必然导致降低成本搞形式、走过场,看场面轰轰烈烈、看结果一无所有。

  三是成本管理没有形成体系。成本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工序、各层次、各环节、各岗位,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思考、统筹安排,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一个环节一个工序的成本降下来了,另一个环节另一个工序的成本又上升了。

  四是成本责任没有落实到人。降低成本要求每一个职工必须有明确的成本责任区、成本指标和被考核的成本目标,做到指标、责任充分到岗到人,以此激励职工在成本责任区内积极主动地实施、调整、控制成本。

  二、对症下药,形成高效有序的良性控制体系

  针对以上病症,动力部实施“责任成本全员控制法”,以成本效益为中心,以岗位责任为重点,按照成本只有一个责任人的原则,确定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成本责任人,使成本控制工作时时处处都有责任人,无论是部长、书记,还是中层科长、主任以及一线操作职工,都有明确的成本责任区、成本指标和考核目标,以此激励职工在责任区内按照全部责任成本总目标积极主动地实施、调整、控制成本措施,从而消除成本控制的“死角”、“盲点”,提高成本管理绩效。

  一是开展深度会谈。通过深度会谈,全体职工自觉承担“降一分成本就是增一分效益”的责任,形成“成本渗透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与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成本是一个整体,必须系统优化、循环改进;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和消极思想,向全国一流目标奋进”的三个共识,挑战思想上的成本极限。

  二是确定收支指标。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计划,在系统分析动力部内外条件和增资减利因素、科学预测生产经营成果的基础上,确定责任成本费用和利润指标,形成责任指标体系,如成本费用指标,包括水费、电费、材料费、蒸汽费、人工费、办公费等;营业收入指标包括供电、供水、氧气、氮气、其他收入等。

  三是分解指标责任。按照横向和纵向分解的原则,确定各科室、车间直到班组岗位和每一个职工的指标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头上有指标,形成从上到下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从下到上级级负责、级级保证的责任网络,使全员责任导向成本控制的整体效能达到最佳状态。

  四是制定有力措施。根据动力生产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如提高动力有效供应量,提高设备综合利用、优化工艺操作,抓好日预测、日分析、日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修旧利废,降低库存等。

  五是强化重点攻关。对与全部成本效益成正强相关的重点指标、关键指标,成立以部长为组长,书记、副部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系统优化领导小组和指标攻关组,如财务成本效能组、氧气攻关组、供水攻关组、供电攻关组、设备泄漏攻关组、生产安全攻关组等14个小组,指定攻关人员,明确措施责任,开展系统攻关。

  六是动态良性循环。认真落实事前控制(确立计划指标,明确重点措施)和事中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偏差进行整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过程控制,避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补救。

  七是按月召开两个会议。一是责任成本分析会,主要是财务科组织各车间核算员、科室有关人员参加,按月分析各单位成本完成情况,找出差距,提出下月控制的重点指标及相应措施。二是绩效薪酬考评会,由部领导、各科室人员组成的考评委成员参加,财务科长通报上月责任成本、效益完成情况,宣布下月责任成本、效益指标,提出考核建议;办公室主任通报上月考核情况(如公司对动力部的考核,动力部对车间、科室和重点指标攻关小组的局部奖罚情况);部长突出重点,总结上月、安排下月主要工作;各责任科室结合各自实际书面报告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讨论,找差距、定措施。

  八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底,当责任车间、科室年底累计不能完成时,对评选文明、先进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相应的车间、科室领导也不得评为先进个人;按月完成并全年完成任务的责任车间、科室及其领导参加评选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严格落实,全员控制效果明显

  通过实施责任成本全员控制,广大职工自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西瓜拣芝麻、堵漏洞挖内潜,促进了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形成了“一个氛围”。以莱钢大局利益为中心,以服务热线冶炼为主线,指标先进合理,责任明确到人,正确处理考核与奖罚的关系,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一级对一级保证,形成了全员降成本费用、创先进指标的良好氛围。

  二是提升了“两个水平”。自开展“责任成本全员控制法”以来,提升了经济效益和动力保供“两个水平”。近年以来,责任成本连续超越先进线,动力供应保证了冶炼系统争创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所需。

  三是增强了“三个意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时时精打细算,处处注意节约,大局整体意识、成本效益意识和竞争风险意识大为增强。

  四是实现了“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和责任荣辱感,由少数人理财变成大家共同理财;有利于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主攻方向;有利于改进管理方法,指挥更加灵活有效;有利于扩大辐射面,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