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国内景区的智慧旅游管理现状

企业报道  2013-12-03 16:27:00 阅读:

  2014年是中国智慧旅游主题年,国家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促进旅游信息化发展。就目前而言,国内景区的智慧旅游管理的建设现状如何?

  (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行政监管体系初步建成

  2005—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多个省的3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卫星数据采集面积累计超过16万平方公里,监测面积累计超过6万多平方公里。利用国际上2.5米和0.6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变化图斑2000余处,组织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中900余处有疑似新增工程建设项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依托科技进步,促进主动依法行政,大大强化了各级政府包括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保护与监管力度。

  (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央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

  截至2007年,在建的中央数据库已储存了100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信息资料、规划资料、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和监测核查资料,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逐步由纸质文件向电子化文档过渡。中央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为卫星遥感监测提供了基础,而且推动了国家层面的风景名胜区信息化管理。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扩容和升级,今后将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网络平台开放公众服务功能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景区信息化建设

  (三)重点景区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在119家5A景区中,多数已建成电子门票系统。一些4A景区正在按照5A景区的标准积极实施景区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工程,建立完善的语音导游、电子监控系统和游客服务中心,并完善网上预订和支付系统。

  (四)现代高新技术得到迅速应用

  在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移动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RFID技术等纷纷介入。这些技术大大提升了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服务能力,使旅游景区信息化成为旅游业中应用信息新技术最多的领域。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