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毫无疑问是中华儿女最重要的节日。无论在大陆、港澳台、东南亚,甚至是北美西欧,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到了春节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载歌载舞。可以说,春节是流在华人血液里的基因。这是华人文化。的一个世界展示,而春晚,就是我们这种春节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示和舞台表现。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的华人们,不管身在何方,不管离开大陆多少年,始终保持传统习俗,始终保持家乡的风俗习惯。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春节和春晚的来历呢。关于春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比较主流大众的一种说法是春节,是由中国夏朝之前的虞舜时期左右兴起,至今已有 4000余年历史。自古以来,我们想尽办法迎接春节的到来,中国疆土辽阔,每个地方风俗不一,但在总体上,基本大同小异。例如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等。我们回龙观,同样用最地道京味儿的方式来迎接春节。
而看春晚,则是现代中国过节的一个重要习俗之一。自从1983年中央人民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之后,春晚就一直牢牢把靠着春节收视率的第一名。每一年的春晚,都对上一年社会上的一些社会事件以及热点进行创作,糅合进小品、话剧、相声的舞台表现里。并且,每一年春晚都会创造一些新的热点词语,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都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互相调侃的段子。回龙观的人民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包括盛大的回龙观春晚,举办至今,已经是第四届,一直好评如潮,被认为是最代表回龙观社区人民精神文明的一个舞台。
春晚不仅是大陆人民的一个春节狂欢,还是两岸三地甚至整个华人圈的一个文化交流与融合。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首先体现在这种民间的娱乐文化交流上。香港的歌星、台湾的歌星都陆续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炮而红,为全球华人所熟知。台湾人民渐渐了解了东北二人转的赵本山,大陆的男女为费翔而疯狂。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春晚这个平台上,所以说,春晚是一个各地文化大融合与交流的阵地,我们在回龙观举办当地的百姓春晚,正是对这种文化大融合的最佳体现。
春晚,让我们的华人文化永葆青春,永不断续。更是一个华人文化的大摇篮,让三岸三地海内外的华人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在春晚的这个舞台以及看春晚的这个团圆之夜,一起天涯共此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huoque.com/news/local/201311291673.html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