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高科技助中药民企逆风飞扬

企业报道  2013-12-03 11:59:03 阅读:
核心提示:一个月后,这些专家又来到俞巧仙的铁皮石斛研究所,当亲眼看到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时,有位老专家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偷偷地将自己所里的一位高工叫到一边,用上海话责问道:“你们搞了6年的铁皮石斛大田栽培都没搞成功,而一个民营企业用了一年多就搞成了,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其分量和难度不言而喻。而一家浙江民营企业,却敢于承担这沉甸甸的担子,而且面对的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这样被誉为药学“歌德巴赫猜想”的世界难题。也正是这种无畏的选择、这种勇敢的精神,使其在今年其它企业饱受土地、资金、电力等能源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煎熬”时,一路逆风飞扬。

  我们编发此文,是希望行进中的民营企业将目光投向国企改革、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途径,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今年以来,受土地、资金、电力等能源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浙江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靠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有单不敢接、有项目不敢投等尴尬局面,且面临着发展不前甚至倒闭的危险。而与此相反的是,浙江森宇控股集团公司却正在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并积极的筹划早日把企业总部牵入杭州。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属一个地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这是高科技的力量”,当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浙江森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俞巧仙时,她对记者这样说,他们主要从事的是高科技产业,这些因素对他们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俞巧仙所说的高科技产业,就是人工种植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称为“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以及铁皮石斛的开发,这也是该公司的核心产业。

  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实业

  俞巧仙进入高科技领域完全属于偶然。据悉,俞巧仙是靠做保健品代理发家的。她曾代理了800多种国内外的保健品品牌,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做品牌代理的“开山鼻祖”,是名副其实的品牌“代理皇后”。

  在谈到当初做保健品品牌代理事业正如日中天时,为什么会选择做实业时,俞巧仙对记者这样说,“综观国内外,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实业。”

  2007年,俞巧仙到杭州出差,偶遇在浙江天台从事10多年铁皮石斛研究、全国第一位种植铁皮石斛成功的专家许雪梅。当时俞巧仙对铁皮石斛的认知只是“知道铁皮石斛是好东西,而生产铁皮枫斗难度很大。”

  据俞巧仙介绍,铁皮石斛主要生长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中,生长条件特殊,又经过长年采挖,自然资源濒临枯竭,产量极为稀少,国内市场供应非常紧张。目前国际市场每公斤干品价已达3000—5000美元以上。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保护药材之一。

  当时许雪梅告诉俞巧仙,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欧洲的专家穷尽20多年心血,也没有成功,因而又有药学上“歌德巴赫猜想”之称。它的投入巨大、生长周期长,成活率却很低,最终能否有效益谁也不能保证。

  一旦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

  凭着浙江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刚30出头的俞巧仙当时很快就做出决定,全身投入铁皮石斛的种植以及开发工作。

  2007年9月,俞巧仙组建起自己的创业团队,成立了铁皮石斛研究所,开始向药学“歌德巴赫猜想”发起冲击。然而一年多下来,俞巧仙累计投入近千万元,铁皮石斛的茎杆却只长了几厘米,此时的俞巧仙心中也没了底,这东西还有希望吗?

  带着这个疑问,俞巧仙跑到上海中药研究所请教专家,一位专家随便问了一句:“成活率是多少?”

  “98%!”当俞巧仙毫不犹豫地吐出这句话时,几位专家惊得一跳,随即拿着笔记本围了上来,围着俞巧仙问这问那,反把俞巧仙吓得忐忑不安。

  一个月后,这些专家又来到俞巧仙的铁皮石斛研究所,当亲眼看到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时,有位老专家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偷偷地将自己所里的一位高工叫到一边,用上海话责问道:“你们搞了6年的铁皮石斛大田栽培都没搞成功,而一个民营企业用了一年多就搞成了,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事后俞巧仙才知道,原来上海中药研究所早就在浙江磐安建了个基地,进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但花了五六年时间,前后投入三四百万元,成活率却只有15%左右。

  “上海话我听得懂,”俞巧仙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满脸欣喜地对记者说,“当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那时我别提有多激动了,4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们成功了。”

  “其实我当时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正是凭着这种胆略和执著的精神,俞巧仙研制开发的“天然药用植物品种组培工厂化技术研究”项目,2012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森宇”视察时,听了俞巧仙关于铁皮石斛的情况介绍后,非常感动,他对俞巧仙说:“铁皮石斛是好东西,要做就要把它做大做好,把产品推向市场,造福人民。”

  把祖国中药文化推向海外

  著名国际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一直在致力于把祖国中药文化传播到海外。而随着铁皮石斛人工种植的成功以及铁皮枫斗胶囊保健系列的研制开发成功,早日把铁皮石斛推向海外、把“森宇”制造推向海外的想法在俞巧仙的心中与日俱增。

  共同对中药文化的钟情让两位女性走到了一起。2013年,陈香梅女士与俞巧仙合作成立“香梅中药文化研究会”,陈香梅女士还出任了“森宇”的名誉董事长。

  “借力陈香梅女士的人格魅力和她在海外的重要影响,我们为‘森宇’早日扬名海外寻找到了一条最佳的途径,”在谈到与陈香梅女士的合作时,俞巧仙兴奋地说。

  如今“森宇”的铁皮石斛目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700多亩,已完成栽培苗1000万株,公司研制开发的“森山”牌铁皮枫斗胶囊去年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在采访结束时,俞巧仙告诉记者,“森宇”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成一家高科技的现代化药业企业集团,为祖国的中药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