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公布的数据表明,医药行业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日前,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2013年医药行业运行情况的分析及2014年的趋势预测情况。资料显示,2013年,医药行业的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增长,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行业利润下降,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处于历史低点。
对于医药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原因,报告分析指出,作为行业利润贡献最大的两个领域———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两个领域效益增幅大幅下滑是2013年出现的突出问题。据分析,导致行业效益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上游成本持续高位。二是运营费用上升。为应对各项医药政策出台实施所带来的冲击,一些企业选择以产定销的经营策略,规避市场风险。但整体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已从2012年的37.2%下降至2013年的30.0%,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也是造成医药行业亏损的重要因素。报告分析,大部分制药企业在GMP改造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能扩充。为解决新增的产能,多数企业选择了仿制这一“投入少、周期短”的捷径,导致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加剧无序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06年连续发生了“齐二药”假药案、安徽华源“欣弗”劣药案、鱼腥草等7个中药注射液因不良反应被暂停使用和审批事件,最近又出现广东佰易药业的血液制品事件。这对于2013年医药行业来说不啻为一个“寒冬”。
报告指出,这些事件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一方面企业为降低成本,在实际生产中置GMP等管理要求不顾;同时药品监管也存在薄弱环节,未能从审批源头严把药品质量关,对药品生产过程控制不力,生产环节的现场检查缺失。
医药行业在2014年将面临重大调整。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将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从发展趋势来看,医药行业效益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效益水平趋降,进入平稳增长期。报告指出,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医药行业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和医药专项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创造公平的药品市场竞争环境也是国家相关部门整顿市场的重要目标。发改委在报告中指出,根据国务院要求,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尽快扭转药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监督和管理混乱局面,确保药品规范生产和上市质量。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