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执行力的理解
(一)“执行”的概念
1、执行是一门学问,是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一个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元素。
2、执行力不等于领导的魄力,有执行力的领导应该是有魄力的领导,而有魄力的领导不一定是有执行力的领导;一个领导如果不知道怎样去执行,其成绩也不过是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业绩的集合。
3、执行是个系统化的流程,是对目标、方法的严密讨论、质疑和坚定不移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其3个核心流程包括: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每个领导者必须参与到其中,并应该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
4、衡量一位称职的领导,有6条标准:一是对自己的业务有足够的了解,在重大决策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二是能为企业的发展确立清晰目标;三是经常给下属提供正确、合理、及时的指导和培训;四是能通过报酬、晋升等手段区别对待不同员工,建立起强大的人才“基因库”;五是了解并善于、勇于面对和接受现实,不会带着自己的公司向毫无胜算的方向前进;六是有坚韧的性格,不因小胜而沾沾自喜,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
(二)“执行”的三要素
1、领导者。其基本行为包括:了解企业和员工;坚持以事实为基础;确立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及时跟进并修正;对执行者进行合适的奖励;提高员工的能力与素质;了解并能客观评价自己。
2、变革文化。要建立执行型文化,营造出执行型文化氛围。
3、人员配置。这是领导者绝对不能托付给他人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是“执行”的关键。
(三)“执行”的核心流程
1、人员流程。这是在战略与运营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干任何事情,领导者首先要考虑谁能干好,派谁去干。
2、战略流程。这是将人员与运营结合起来的关键,包括战略的提出、调研、论证、制定和实施等环节,而这些都要靠人去执行。
3、运营流程。这是战略与人员之间建立联系的关键,在运营过程中最关键有两点:一是领导者主要监督计划执行;二是及时跟进与应变,采取措施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
华天集团管理团队执行力现状
总的来看,华天集团整个管理团队中执行型领导比较缺乏,离执行型企业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
(一)在认识上对执行力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执行”的理解往往是就事论事,没有把企业执行力看作是一个系统、看作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不了解其中的三个核心流程。
(二)在人员流程管理上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管理骨干的考核评价、对其能力要素的分析等,我们都还很不深入、很不科学、很不规范。
(三)执行型企业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这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与管理者思想水平跟不上、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制跟不上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种文化氛围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管理层很难听到真话,少数领导更不喜欢听真话;2、在重大决策、重要决议中缺乏争议,还没有认识到,会上发表意见、展开争论是健康的表现,是有勇气的表现;3、有些领导对自己了解不够,自我感觉良好,对企业和自身的不足不敢自我揭示、正确面对;4、争功诿过,推卸责任。
(四)在战略流程管理上,科学规划与决策体系不健全。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有些领导往往凭想象、凭感觉、凭一知半解和不准确的数字来决策,这种决策本身就已经存在缺陷,加上决策程序不科学,因而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或者根本无法实施。
(五)在运营流程管理上,责任落实与追究制度、跟进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提高执行力重在行动
要提高华天集团管理骨干的执行力,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调整工作思路,要把我们的精力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转移到人员流程管理再造上来,尽快选拔、任用、塑造一支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二是注重学习与培训,主要是在工作中学习与提高,明年集团将把培训重点放在公司副职以上管理骨干和后备干部上;三是倡导执行型文化,进一步改进考核机制,在干部的评价、任用上不以主观印象、夸夸其谈为依据,而以能办实事、办好事和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为标准,把一批执行能力强的干部苗子真正用上来;四是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五是根据提高执行力的要求,适度调整组织构架和职责分工。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