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净化企业营销环境浅议

企业报道  2013-11-29 09:58:33 阅读:

  一、企业营销中的突出问题

  (一)营销窜货导致的腐败

  窜货又称倒货、冲货,就是跨区销售,是渠道管理的瓶颈问题,通常会引起渠道冲突,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分销效率下降、业绩下滑、销售网络萎缩甚至崩溃等种种问题。窜货又分为自然窜货和恶性窜货,自然窜货是指由于经销商的网络辐射力或长期以来形成的购销关系,经销商在获取正常利润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向自己辖区外销售产品,但对其他区域经销商的销售和网络影响不大,无渠道冲突或冲突不明显。恶性窜货(低价窜货)通常是以低于厂家规定的出货价向其他地区销货,它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具有极强的破坏力,是危害企业销售网络生存的最大隐患之一。

  (二)市场营销调研中的损公肥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市场调研人、财、物的投入。然而,部分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调研中不是认真地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把一部分营销调查费用变通后放入自己腰包,如对市场调查的有偿问卷,他们不是到实地去问卷调查,而是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凭主观臆断填写,或者即使到实地去调查也是流于形式,不花或少花费用,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占有调研经费中饱私囊,这样不仅使企业所需信息失真、决策失误,而且也会产生市场营销在调研过程中的腐败。

  (三)价格营销中的欺诈

  一些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是按市场规律从事销售活动,而是采取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价格手段牟取暴利,如漫天要价、随意“宰客”,采用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手段变相涨价;订立价格协议,实行固定价格,进行价格垄断等。而这些营销人员对公司报以低价,其中的差价则被他们侵吞。

  二、防范营销腐败的对策

  (一)宏观对策

  1.加强市场法规建设,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企业的营销行为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促使企业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营销行为。

  2.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坚决打击违法乱纪的营销行为。一方面,工商、技术、物价、环保等市场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司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并向全社会公布处理结果,从而对其他经营者起到警示作用。

  3.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端正经营思想,牢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

  2.严把进人关。社会上有一批“业务高手”在人才市场四处活动,其“能耐”很大,这些人员进入企业后能促使产品短期销量有大幅增长,但这往住是以扰乱市场秩序和损害企业长远利益作为代价。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把这些“业务高手”排除在外。

  3.实施精细化管理。松散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内腐败的风气得以滋生蔓延,产生大批的“营销蛀虫”,而精细化管理则可以使企业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和收敛,并可以逐渐堵塞漏洞使“营销蛀虫”难以生存。

  4.制定企业自律准则,倡导文明经商。诚实经营,老少无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平等待客,公平竞争;办事周到,服务热情等。

  5.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对营销活动的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营与管理产品、销售与服务、考核与奖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将企业的自律准则落实到营销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在营销活动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

  6.加强财务审计。企业总部应设立监察部门或老总经常走访市场,对发现的窜货等违规行为要严厉打击;对财务加强审核,发现蛛丝马迹要严查到底。企业老总要亲自抓财务审计,审计部门直接对企业一把手负责。企业财务审计是解决营销网络财务风险的较好方法,应当将企业内部审计和第三方审计结合起来、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结合起来、重点审计和普遍审计结合起来,对初步感觉有问题的分公司或办事处要重点审计。

  7.减少营销人员经手货款的机会。

  8.强化培训,切实提高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