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学习型组织的全新理念、建设学习型企业,是非常切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是企业内在和自发的需要。对于广大的民营企业来说尤是如此。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洗礼,民营经济已经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积累了相当的资本和形成相当生产规模后,最感迫切的就是管理如何上台阶,如何保持发展后劲,如何建成“百年老店”?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组织和管理变革模式。
生于市场、长于市场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身处高新技术领域的民营企业以及企业集团,他们凭着与生俱来的本能,意识到学习型组织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义无反顾地在中国企业界率先付诸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不仅使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提升到一个崭新境界,而且使民营企业找到了增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终身学习。在这里,“学”是一个获取的过程,“习”是一个反复训练、不断运用、实现掌握,进而熟能生巧、创新进步的过程。因此,学习既是继承,又是创新。
一个企业具备了学习能力,一定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完成自身的提高、超越,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自我完善的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民营企业逐步认识到,学习新知识和开展技能培训,固然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的精髓出发,结合本企业实际,创造性地构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可这样的观点,即企业竞争表现为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产品竞争实质就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技术竟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但是,从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看,人才竞争的背后正是企业学习力的竟争。一方面,从人才的学习力来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是动态的,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是永恒的。它需要向电脑芯片一样不断地“升级”,才能跟上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人才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否则必定会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从团队的学习力来看,企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也是动态的。进人新的发展阶段、进军新的行业、投资新项目、推广新工艺等等,都是对企业老板、管理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这样一种机制,能够不断地发现、培养或者吸引新的人才,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应对新挑战。
究竟什么是学习力,学习力包含哪些要素,目前并无定论,但吸收与创新应当是学习力的两大基本要素。企业如同一棵大树,只有根扎得深、扎得广,才能吸收更多的水分,才能够枝繁叶茂。所以说,一个企业具有学习力,才会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学习力是最核心的竟争力。壳牌石油公司德格有句名言: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就是具备这样的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