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壁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原鹤壁火力发电厂)是由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省电力公司按442的比例集资兴建的大型坑口电站。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规划装机容量220万千瓦),两台20万千瓦燃煤机组分别于1991年9月和1992年3月投入运行。1991年11月21日,上级领导为1号机组建成投运剪彩。1997年2月,鹤壁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据《公司法》改组为河南省首家大型独立发电公司,成为法人主体和竞争主体。公司化改制后,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
“万和”取意“万事和为先,人和万事兴,万众一心,和睦生财”。公司采取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塑造“团结、诚信、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低成本战略,力争企业效益最大化,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推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激励机制,经过十多年的生产经营管理,公司先后获得和保持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省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无泄漏电厂”、“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鹤壁市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截至2004年6月13日,公司累计发电276亿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上缴税金4亿元,实现盈利7855万元,连续安全生产2000天,创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精心扎实抓安全,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发展;通过精益求精抓经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精打细算抓成本,按照“慎重投入、注重产出、注重发展”方针,编制年度经营预算,控制成本费用,节约成本支出,促进企业效益快速增长。其中,1999年盈利37万元。2000年实现利润1913万元。2001实现利润2734万元。2002年实现利润221万元。2003年,完成发电量24.64亿千瓦时;自用电率8.11%;标煤单价226.43元/吨,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实现利润2950万元;连续安全生产1835天。2004年,公司高瞻远瞩,制定出更高的奋斗目标“确保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力争实现扭亏为盈;确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争创国内一流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之所以有这样的魄力和信心,源自于公司有一道自上而下、密织遍布的安全网络,千丝万缕相萦系,以安全促效益。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全员参与
鹤壁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始终从讲政治、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把安全生产作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要条件。公司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目标进行分解并与各部门签订安全风险承包合同,进一步细化《安全合同奖惩办法》,根据部门、人员在安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大小交纳数额不等的抵押金,根据责任大小,重奖重罚,将安全责任从上到下分解到每一名职工。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安全生产管理的“三个不变”:一是贯彻《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变;二是认真贯彻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坚持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者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不变;三是认真贯彻各级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生产在全公司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
为了规范公司管理行为,使公司管理工作标准化,按照GB/T19001—2000、GB/T24001—1996和OHSAS18001—1999三个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全面的管理体系,对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性修订,并结合公司实际加以补充完善,相继出台了《事故、一类、二类障碍管理规定》、《事故、一类、二类障碍调查分析与报告实施细则》、《特种设备管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管理规定》、《关于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的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做到了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规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工作中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部门有目标,班组有任务,岗位有分工,人人有压力”。公司各级安全机构充分利用覆盖公司的安全网络和反习惯性违章纠察队,形成由点到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工”的安全监督体系,使每个职工在岗位从事的每项活动、每道工序都有章可循,相互监督,共保安全。
公司在各班组中开展了“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建立起“人人都是安全员、我为班组安全作贡献”的全员安全网络机制,真正提升了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以班组为单位,每一位职工轮流当值班安全员,在当班的一天中,从安全员的角度出发,全面负责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仔细审视班组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解决。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使每一位职工从只顾埋头工作的习惯中跳出来,从一个安全责任人的角度来仔细审视他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哪些习惯性违章、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并依此来对照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习惯。“今天我是安全员”活动如同一面镜子,使职工不仅看到了自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更深地理解了班组安全员所担负的责任,要别人如何做,也就是要自己如何做,全体职工真正从内心发出“我要安全”的呼声。
一张网的织就需要千丝万缕的丝线,一张网的强度取决于每根线的强度,公司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都用心萦系安全,用心编织安全生产这张大网,构筑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坚实壁垒。
二、安全分析,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可以对现场设备和机组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以便更好地做好事故预想和超前控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公司定期召开各级安全分析会,一级一级分析、一级对一级汇报,并及时进行反馈解决。在安全分析会上,除重点分析汇报各部门所辖设备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外,还定期通报、学习行业内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及暴露出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通过安全简报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各班组。各班组定期进行组织学习,分析原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与此同时,公司还汇总了从投产以来发生的安全案例,并配注了详细的事故经过、暴露的问题及防止措施编订成册,形成一部学习教材,以达到让生产人员进行学习后起到防微杜渐和提高事故分析能力的作用。
三、根据行业特点,认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公司生产的终端产品是电,而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商品。就生产一线的运行人员而言,每天就是在生产着这种无形产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监盘、调整、巡视设备的工作,这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重复工作做久了极易产生麻痹思想,习惯性违章也由此产生。上级安监部门通过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所致,而且这些事故95%以上是可以避免的,习惯性违章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大敌。为遏制事故的发生,河南省电力公司在2002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零违章”保“零事故”、“零死亡”的安全目标,并规定出“违章就下岗”的安全处罚措施,下发了《反习惯性违章管理办法》,对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进行了归类,规范了严重违章的考核处理办法,增强了活动开展的可操作性。
公司按照省电力公司的要求,及时出台了《反习惯性违章实施细则》,对生产现场各类违章进行分类,其中一般性违章56条、管理(指挥)违章9条、严重违章6条,分别制定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为了有效地防止违章的发生,公司成立了专职反习惯性违章纠察队,每月定期检查,发现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处理。另外,安监部门每天参加生产碰头会,按照每天的计划工作,随时到现场纠察,通过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反习惯性违章情况。通过轰轰烈烈反习惯性违章纠察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公司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或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更主要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本身的生命安全,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习技术、遵守规程的自觉性,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彻底转变,从而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营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各项工作的主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始终把提升广大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技术素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作为预防事故的重要工作内容,使职工不但要安全,而且会安全。
为保证职工工作时的人身及设备安全,有效地杜绝习惯性违章,2003年6月,公司举办了“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培训班,280多名职工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的操作技能;2003年5月,为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作用,使劳动保护检查员的自身素质和监督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公司举办了“劳动保护检查员培训班”,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检查监督作用,把安全工作群防群治、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落到了实处;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为了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增强工作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公司先后邀请河南省电力仿真机培训中心、华中电力大学、华中网局培训中心的专家、教授到公司进行运行职工仿真机、高级工等专业培训。同时,公司各部门也先后开展了检修各班组、化学各专业的技术讲课,组织人员观看安全生产教育片,组织进行各类安全规程考试等,并将考试成绩与岗位考核挂钩。
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安全氛围,在重视基础理论培训的同时,公司围绕日常工作,开展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练兵活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2003年,公司结合全国 “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了以 “找出一个隐患、提供一条建议、采取一项措施、增加一份安全” 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文化活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督察活动的进展情况。各部门利用板报、宣传专栏展示了以“珍惜生命”、“安全生产”和“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为题材的安全漫画,颂扬了正气,广大职工踊跃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月”知识答卷。活动中,公司收回“我与习惯性违章”调查表225份、“我为安全献一计”108条,通过评议选出了4个“金点子”奖和20个“银点子”奖,并通过安全简报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极大程度地活跃了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地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真正达到“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会安全”的目的。
五、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保障职工人身健康安全
公司从生产现场的设备治理入手,建立运行设备卫生和检查制度,让每个班组都对责任区内的设备做到清扫浮灰和消除死角相结合,由专人负责每月进行检查。现场设备环境中暴露出的油、汽、水的跑、冒、滴、漏现象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在设备卫生状况改善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公司还先后对主集控室、燃料输煤各值班室、化学水汽值班室等进行了重新修葺和整改,使运行职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定期开展现场噪音、粉尘监督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设立了有害工种职工健康档案,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办法,定期发放劳保用品。为确保劳保用品的质量,公司对劳保用品实行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以便于低价、优质采购。同时公司还成立了由工会、纪委、安监处等部门组成的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对劳保用品的采购和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以确保劳动用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加强对职工的劳动保护。
六、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四年打造无违章企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指导思想,有效地把“预防”落到实处是公司经理班子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工作内容。公司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以明晰的管理思路和新颖的管理理念,明确提出开展危险点分析、安全性评价和创建无违章企业等安全管理工作思路。2003年8月,公司发布“开展危险点分析”及“创建无违章企业”的通知,迅速在公司各班组中掀起了分析排查危险点、4年创建无违章企业的新高潮。公司在认真坚持抓好“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两票三制”制度等例行工作的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切实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危险点分析突出“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的原则,坚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分析工作中着重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巩固好企业安全工作的根本。完备的危险点分析是办理工作票的必需条件,工作票签发人在签发工作票前,对检修项目的危险点分析必须认真审查,并对分析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有效性负责,否则不得签发工作票。通过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制定整改和控制措施,使之处于受控状态,提高设备整体健康水平,提升职工的事故防范能力,夯实公司安全管理工作。
2003年8月15日,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组织机构,制定了《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分场(处室)”考核办法》。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实现以“零违章”保“零事故”、“零死亡”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用4年时间把公司建成“无违章企业”,并指定了完成目标的计划:即2004年底,全公司30%的班组具备“无违章班组”条件;2005年底,全公司80%的班组具备“无违章班组”条件,并且50%的分场(处)具备“无违章分场(处)”条件;2013年底,公司全部班组具备“无违章班组”条件,分场(处)全部达到“无违章分场(处)”条件,实现“无违章企业”的目标。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低成本战略,力争企业效益最大化,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培育形成了“团结、诚信、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向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要效益,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潜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生产周期屡创新高。目前,公司正开拓创新、乘势前进,向着全国同类型机组一流水平的目标迈进。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