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药企应积极应对医改勿走价格联盟死路

企业报道  2013-11-26 11:15:23 阅读:

  在经历了对医疗体制改革争论不休之后近年的医疗市场将逐步确立改革方向并开始各项试点。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医改有很大的进步性,将给我国的相关企业带来深远影响。

  近日,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医改大方案有望明年出台。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透露,医改协调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协调小组组长。这次医改方案由发改委牵头,卫生部作为医疗主管部门,会积极配合各个层面的研讨,期待医改方案的成熟,尽快出台。“但是目前医改的方案不会仿效哪个国家的模式,而是要找出适合中国的医改模式。”毛群安说。

  此次医疗改革可能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影响:首先,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肯定会对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产生影响。一方面,在药品这个关系到基本民生的特殊商品领域,政府肯定会通过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力度,以改变医药市场一度出现的失范无序状态,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和用得起药;另一方面,尽管药品市场是一个特殊市场,但市场就是市场,政府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会过分干预,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改革会在这一领域坚定改革方向,着力于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这对医药企业而言,还是那句老话,机遇和挑战并存。从长远来讲是机遇,因为只有成熟的市场机制才能带来企业的健康发展。但从眼前来看是挑战,因为市场最讲适者生存。其次,改革中政府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推动将有助于相关保险企业的发展,而社会保险的逐步完善可能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加重用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面对这份责任。

  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在医改过程中,我认为相关企业不应该只是被动适应,更不应当在改革触及切身利益时一味消极对抗。一些地方的药企以“价格联盟”对抗市场力量终究失败证明了怀旧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梦想。不理性的对抗只能是螳螂挡车,改革势在必行,谁适应得早谁昌盛。在新的市场格局设计中,企业应当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这种参与应该是理性的,企业应当把自己需要在改革中被确认的利益、理由和具体的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充分反映到决策部门,决策部门会欢迎这种声音,因为没人想把改革搞糟。除了在改革的大政方针层面争取到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设计,相关企业还应当同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调整药品结构、加强自主研发、开发新品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进一步发掘、采取降低成本措施、缔造回报社会服务为民的企业文化以树立社会公信力等等。一句话,市场不会让人轻而易举地赚钱,只要舍得放弃只管翘着脚数钱的旧时代的依恋,道路还是很多的。

  医疗改革一定要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重视前车之鉴,决策者首先要注意的恐怕还是改革的方向控制问题。其次是模式选择要适合国情,在应然和实然之间举措适度。另外改革不只是政府的事,改谁要听谁的意见,医院、药企、保险公司和普通老百姓的意见都要听一听,这就是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有人叫它“商议民主”。“商议民主”保证的是兼听则明。贯彻“商议民主”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改革决策的执行者来说,首先要理解决策,在理解的基础上贯彻起来要坚定,不能在现实的重重困难面前打折扣。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医疗改革是为了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最终目的不是要抑制相关企业,而是要规范他们,最终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围绕医改中保证相关企业发展这一任务,政府应对自身功能准确定位。调控和监管的职责不能推却,但更要尊重市场规则。

  医改艰巨复杂,进行中一要慎重,二要在看准了的情况下及时通过制定法律确认、巩固改革成果。尤其是在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制定医疗卫生方面的基本法,以保证整个医改工作的协调进行。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