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实施节能降耗 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报道  2013-11-26 09:28:29 阅读:
核心提示: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和居住环境是社会自然环境的主要内容,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更是责无旁贷。

  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和居住环境是社会自然环境的主要内容,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更是责无旁贷。

  从松花江污染,到甘肃铅中毒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由企业引起的环境破坏事件总是不断地发生,个别事件甚至影响恶劣,成了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远的不说,日前国家7个部委督察贵州六盘水排污,该市副市长却能当众撒谎。明明是污水倾于长江,却拍着脑门让你“一万个放心”。这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些地方政府为官一任时期的缩影,也是一些企业短视行为的一个写真。

  中国的经济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但奇迹背后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也让我们逐步警醒。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带来巨大经济腾飞的同时,更是带来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恶果。广袤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居住环境已经失去原有的顺畅,不再平衡。

  如果把农业文明比喻成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当今,在全球性倡导绿色文明的气候下,企业有责任先行一步,做环境的“守护神”。

  首先,企业应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节能降耗摆在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地位。要把节能降耗落实到企业生产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使得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其次,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企业生产运行的绿色环保经济圈,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创造额外的价值。

  再次,企业应以身作则,把企业生产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并将其列为企业社会责任考核的一分子。

  现在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如果不把这一项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列入自己发展的考核体系,不仅在我国日益完善的环保意识环境下无法迅速发展,更无法走出去参与国际间的竞争或合作。

  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也要有所作为。

  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步较晚,治理措施在逐步跟上。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企业对环境的保护比较得力。而更多的中小城市的企业,情况比较严重。前面推出产品,后头制造出垃圾。根本不去顾忌公德,连起码的私德都完全丢失。严重的环境污染企业为什么还能不断地释放?原因在于权利寻租与商业贿赂几乎到了把道德标准颠倒的程度。

  因此,政府一手抓经济调控,一手抓企业发展的模式应该有所转变。在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设计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一方面要制定具有建设性的制度强化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制度列入常态机制,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历史性地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不是一句空话。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