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底下管人的事情最难做,职业经理人这类高级人才显然更是难管。作为老板在面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问题时首先应在自己身上多找些原因自己首先做出些调整而不要单纯地等待职业经理人来做出调整,或者试图把诸多的责任推卸在职业经理人头上。否则,最终的损失方还将是老板自己。具体说来,在职业经理人的使用方面,老板主要犯了以下错误:
放权不当。在职业经理人刚进入企业的初期,为了体现对职业经理人的尊敬和重视,老板们往往给予职业经理人较大的权力和自由度,希望职业经理人能在多个领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对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激励措施。但是,人的精力和专业毕竟是有限的,难免有些方面顾及不到位,所产生的管理绩效也有限。同时,时间一长,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热情开始下降,感觉到放权过多,逐步开始收回一些授权……老板可能是出于工作需要,从理性的角度来调整职业经理人的职权范围,但职业经理人很容易从感性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把权力调整的事情进行负面化。其实,老板脑子应该冷静点,权力要一点点的给出去,尽量少干些先放权再回收的事情出来。
错误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为了激励职业经理人放开手脚,许多老板往往会强调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意在要求职业经理人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以弥补企业当前的不足和欠缺之处。可是这样一来,职业经理人会认为专业能力是维系自己在企业里、在老板面前之地位的资本。因此往往会愈加强调自己与老板、与公司员工之间的专业差距,尽可能少的与老板和员工进行专业上的交流和沟通,以确保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不受影响。其实,老板应侧重强调自己在精力上的不足,避免职业经理人居专业自傲,这也可以潜在地促进职业经理人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和进取。
做事的还是教人做事的。绝大多数老板会把许多具体性的工作交给职业经理人,希望他赶紧做老板交代的事、做大事、做老板没有专业或是没有精力做的事。这有两个问题:首先,若是普通员工的平均水平有限,那么即便是职业经理人的水平再高,整体的执行力也没法保障,最后这成绩也很难出得来。其次,职业经理人直接干具体工作会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以及管理难度的加大。实质上,作为职业经理人除了能发挥较高的专业水平外,更大的价值应体现在对整体员工水平的提升上,也就是说,要从做事提升到教员工做事。
主动和被动。许多老板是把职业经理人当做二老板来要求的,希望职业经理人能更多的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主动的来进行一些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和具体事务性工作的统筹安排。可是职业经理人始终还是把自己看成是打工者,时刻注意自己与老板之间的区别,在一般情况下不敢贸然行事,习惯性的处处等待老板的指令,结果造成了老板在等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又在等老板的状况,造成许多工作被耽误和延误。因此,作为老板,还得要照顾到打工者习惯性被动等待指令的特点,别指望打工者有多少主动性,还得像对待普通员工一样,主动的来给职业经理人进行工作安排。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