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出口企业在业务扩展的过程中,日益明了产品本身是吸引买家的关键,但实际上,影响买家采购决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企业管理水平、质控能力、经营理念等都是在沟通中体现的,而许多买家也将沟通能力作为评估供应商的要素之一。买家沟通不仅限于各种形式的查询回复以及买家会面,而是从推广广告、查询管理到客户服务等环节,贯穿了整个业务过程。在沟通中,出口企业要掌握合适的尺度,有效展示企业实力,同时把握买家的需求,适时提供买家所期望的信息。
专业买家在搜索供应商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评估模式。买家的目的是发掘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并且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这些产品。总的来说,买家要采购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投资回报率的产品。因此,要求供应商的产品从设计上、价格上或者性价比上能超越竞争对手,买家自身能因此赢得竞争力。而采购过程耗时耗力,且耗费金钱,专业买家在采购过程中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寻找好的产品,更在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通过减少与供应商的磨合期来提高采购过程效率,因为每寻找一个新的供应商,买家就必须为此付出搜索、评估的代价,而往往这个价格高于培训供应商及培育合作伙伴。
大部分包括OEM业务的买家,除了采购成品之外,还会希望供应商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设计或配合自己的设计师进行生产设计。对此,鞍山亚世光电显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边瑞群深有体会。边瑞群表示,买家的要求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大买家有着自己的评估体系,相对来说,企业往往需要跟随大买家的体系,包括采购体系、物流体系等。大买家更多会以看待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将其项目要求递交给供应商,给予企业一定的空间来安排买家的订单执行。尽管获得大买家订单的难度比较大,前期沟通时间比较长,但一旦达成合作,后续订单的达成就比较轻松了。相对而言,小客户更关注产品本身,也相对会比较容易因其他公司的价格低而转移订单。
许多国外企业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国内企业,因而产品的品质也相对高。然而,“中国制造”依然以很高的性价比吸引了诸多海外买家,在相对广泛的市场范围内抢占了市场。在同质量的前提下,国内产品的价格是发达国家企业产品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低价的原因中,出口企业的科学管理也渐渐占据显要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出口企业除了要及时领会买家的直接采购需求外,还要具备了解买家潜在需求的能力;除了善于阐述企业的实力外,还应精于买家想法的挖掘。尽管这与事先的买家及市场调查密不可分,但擅长挖掘买家需求的出口企业总可以有效的提供买家最需要的关键因素,比如价格、物流方案、设计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等,从而比较容易地触及买家的底线,促使其签订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