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一场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风潮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8 09:53:07 阅读:

  看过《野生动物园遭遇投资危机》一文让人猛然想起早些日“焦点访谈”报道的山东某机械公司被其领导集体掏空事件。他们采用各种非法手段让这家原本十分兴旺发达的国有公司衰败、垮掉,而其资产、设备和业务却被转移到几位领导开办的私营公司里,成了他们的私有财产。如今看来,这和野生动物园挤垮国有动物园事件何其相似!

  近闻全国各大城市盲目追风上马野生动物园,而由于经营不善、恶性竞争等原因,又多被停业整顿。建办些野生动物园本是件好事,可以打破国有动物园的价格垄断;停业整顿也是件好事,体现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作用。但以挤垮国有动物园为手段来扶持私营野生动物园,就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件好事了。在成都,由于野生动物园经营不下去,政府提出成都动物园关门,把园内动物卖给野生动物园;西安动物园已迁至秦岭野生动物园;大连、沈阳、哈尔滨的动物园已在搬迁;太原、昆明、福州、厦门等动物园也面临搬迁或关门。

  野生动物园“客源枯竭,经营惨淡”,说明它们本身有问题,而“以牺牲国有动物园为代价,关掉原有动物园以支持投资商经营野生动物园”就能拯救它们的命运吗?野生动物园的败落,不是国有动物园的过错,如果不寻找自身问题,即使所有的国有动物园都垮掉,也未必解决得了野生动物园的问题。

  阿斗是扶不起来的!再者说,这些国有动物园“总体效益相当不错”,以遭受同样命运的昆明动物园来说,“每年总收入接近2000万元,职工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是全国“十佳动物园”之一。事实上,正如有些专家所说,国有动物园的搬迁,必将使其价值、作用、意义大打折扣。正所谓得不偿失!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讲究优胜劣汰,翻翻世界经济史,怎么也找不到这种“优汰劣胜”的经济现象。西方国家也有过扶助私营企业的经历,也有过把国有企业卖给私营企业,甚至赠送的情况。但,他们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些私营企业本身是蓬勃发展、生机勃勃的,并不像这些野生动物园“客源枯竭,经营惨淡”,而又陷入盲目追风上马、恶性竞争的风潮中。也许有关部门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整顿、审批这些野生动物园身上,而不是打国有动物园的主意。国有动物园尽管不是某一个人的,但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财产,建设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必须对纳税人负责。随意地关掉、搬迁和变卖国有动物园,来资助私营野生动物园,是件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从一般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来看,这些相关部门领导人和野生动物园投资商之间有些猫腻也未可知。

  和山东某机械公司不同的是,它已成为全国性的风潮,其实也是一股国有资产流失的风潮。

  【新闻背景】

  野生动物园遭遇投资危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赶在“五一”黄金周前开张的昆明野生动物园,营业仅仅12天便发布了停业整顿公告。这成为国内因赶风潮上马、又因诸多问题被迫停业的野生动物园中的典型个案。

  相似的情况在不少省市亦有发生,目前正在经营的野生动物园也大多客源枯竭、动物福利降低、园区经营惨淡。据武汉媒体报道,4年内武汉的大型动物园激增至7家,各种与大型动物有关的怪事也不断出现:狮牛大战、老虎脱逃、猛兽伤人、游人钻入猛兽区……市民担心不已。而各动物园的客源渐被分流,效益萎缩导致一些园区的野生动物不得不“节衣缩食”。

  与各城市的野生动物园盲目追风上马形成反差的是,受公众欢迎、具有科普、科研和动物保护多项功能的传统城市动物园,却面临着被迫搬迁、摘牌、变卖转让的困境。在成都,由于野生动物园经营不下去,政府提出成都动物园关门,把园内动物卖给野生动物园;西安动物园已迁至秦岭野生动物园;大连、沈阳、哈尔滨的动物园正在搬迁;太原、昆明、福州、厦门等动物园也面临搬迁或关门。